“党员听证会”能否构建“中国模式”新型劳资关系?一建议增利400万
2010年12月6日 22:31
近年来,浙江杭州在非公企业中推行“党员民主听证会”,使民企、外企中的党员成为企业架构中全新的元素,党员职工对公司重要决策、制度进行“听证”,沟通劳资双方意见,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员工福利等各方面工作开展,探索构建“中国模式”新型劳资关系。
党员一个建议职工新增福利400万元
走进浙江省三弘集团,修缮一新的员工食堂、宿舍和俱乐部格外引人注目,员工正有序地在食堂排队领取免费工作餐。三弘集团员工袁通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职工食堂和宿舍又破又旧,提了建议后,吃饭、住宿都是免费的,公司连宿舍的水电费都包了,大家的归属感更强,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这个建议是在浙江三弘集团的“党员民主听证会”上提出的,被公司决策层采纳后,为全集团3400多名员工提供免费三餐和免费住宿。这一举措需要集团每年多投入400万元。袁通说:“这就是相当于我们员工每年多了400万元的福利啊。”
“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起源于2003年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早知道”制度。杭州于2006年起在全市非公企业全面推行“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据杭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李志龙介绍,该制度是非公企业通过召开党员听证会形成统一意见,将听证意见通报企业决策层。企业决策层对听证结果要进行研究,提出明确意见,及时反馈给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并在决策执行中接受党员和党组织的监督。
“这是一种党员与企业决策层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可以畅所欲言,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员工谋求福利,不再是以前老板作报告员工听的被动形式。”李志龙说。
传化集团的职工原来对企业积累式养老基金受益低、保险度差存在不少意见,却一直缺乏跟决策层沟通的渠道。他们将改变社保模式的想法提交到“民主听证会”上进行讨论后,没想到马上被决策层采纳,全体员工都进入了社会养老保险安全网,解决了后顾之忧。杭州余杭区老板集团员工杨晓黎告诉记者:“今年的‘党员听证’让我们员工宿舍楼都安装了空调、接通了有线电视,高温车间还免费供应绿豆汤呢。”
据统计,杭州市目前已有1969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这一活动,累计举行听证会5850余次,企业实施听证意见近一万条。因为劳资纠纷产生的矛盾明显减少,不少企业在几年时间里都保持了“零罢工、零投诉”。“真正的企业文化不应该仅仅是‘老板文化’,更应该是老板和员工共同的文化”,李志龙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企员工说,过去的企业结构下,他们对普通员工意见能让企业有多大改变没啥信心,而“党员听证会”毕竟代表着党组织,肯定是有力量的。
对企业“有作为”说话才有权威性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非公企业面对生死存亡的市场竞争,党员听证会为员工利益说话要管用,要有权威,必须在企业发展中要“有作为”。杭州市委组织部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几年来这一制度的实践促进了非公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减少了失误,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浙江恒达集团在推进“芜湖公司二期”和“靖江厂区”两个建设项目时遭遇了资金周转难题,是见好就收还是冒着风险继续推进?经过“民主听证会”讨论,认为这两个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继续推进。结果几年下来,“芜湖二期”项目成了恒达“二次创业”的重要基地,杭州恒达钢构也迅速成长起来,跻身全国同行业八强。
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面临原料损耗大、污染情况难控制的问题,公司老党员何长华凭着过去在武钢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党员民主听证会”上提出了彩涂线焚烧系统改变新工艺的建议。当年就节约液化气近460吨,减少有害废气排放1433吨,节约将近275万元。
“吃不准的决定,我就依靠‘党员听证会’,党员集体的力量能帮助我减少失误。”该公司董事长沈东明说。
经过“党员听证会”产生的决策也特别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沈观兴说,借助民主听证会,职工群众的利益和智慧都融入了企业重大决策,提高了职工对企业决策的认同,提升了执行力。
避免“变异”为“干部听证会”
既属于劳方,又参与决策,对资方能发挥独特的影响力。党员通过听证会这一独特的形式,成为企业架构中强有力的、全新的元素。
当劳方中出现有力量的元素之后,一定会对旧有格局造成冲击。有部分企业决策层对党组织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尚心怀疑虑,存有“多个婆婆多个麻烦”的担心。传化集团党委副书记许旺泉告诉记者,该企业所在的萧山区,90%非公企业都推行了“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但有的中小企业中这一制度还没有进入良性运行轨道,一年甚至几年才开一次,影响了党员积极性。
许旺泉建议,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要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努力提升水平,促进良性循环,避免“两张皮”现象,让更多的企业主真正体会到这项工作的巨大效益。同时党委政府也可以考虑在制度建设的长效化方面进一步予以加强。
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的“党员民主听证会”工作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近几年来不少非公企业中都在推行“双培养”制度,即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结果很多非公企业中党员即企业骨干、中层领导。如华东钢构参与听证会的党员中有三分之二是中层以上领导。据悉这一现象在其他企业中也并不少见。党员听证制度面临如何更直接地体现最基层一线员工意见、避免“变异”为“干部听证会”的问题。
“我觉得一些大型的非公企业可以实行多级听证制度,让最一线、最基层的意见能够与决策层直接沟通。也可以扩大‘党员民主听证会’的参与人群,重点将最基层的一线员工纳入直接听证的范围。”浙江三弘集团员工张丽珍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认为,“党员听证会”制度既要促进企业发展,更要维护职工权益,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使“党员听证会”发挥最大效用,需要党委政府、非公企业领导层和党员职工三方共同把握、协调,认真完善健全相关制度。他建议,党员听证会制度可以和工会工作等互相配合、有机互动,在组织工作和法律力量方面共同下工夫。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