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农村劳动力转移 秀洲成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
2010年11月24日 07:16
定期到再就业居民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召集辖区网络信息员开碰头会,为临近退休年龄的居民寻觅新“饭碗”——像这样的工作成为秀洲区各村(居)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截至去年底,秀洲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9.6%,荣获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称号,并成为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区)。这是记者昨天从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得知的消息。
从农民到工人,洪合镇新美村村民王海毛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角色转换。他曾参加过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电工培训班,并考取了电工上岗证。他目前在当地的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收入很稳定,生活得到了保障。对于社区居委会干部而言,帮助居民实现再就业成了他们分内的事。王店镇塘桥社区居民就业率已达95%以上,但居委会干部一刻也没有松懈,一旦发现“零就业”苗头立即出手援助。
记者了解到,秀洲区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布下的网络已延伸到基层。在每个镇、街道都建有社会事业所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就业服务平台,还在各社区居委会、各村村委会聘用了137名社会事务员和就业联络员,专门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联络和日常管理。全区现有143个社区(村)挂牌成立了社区事务站和村就业工作指导站,配备了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全区平台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65万元,考核奖励140万元。所有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挂牌服务。
如今,一张贯穿市、区、镇(街道)、社区(村)的四级信息网络已经形成,依靠专门的就业管理软件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随意输入一个人姓名,其失业状况、就业经历、培训意愿、技能水平等一目了然,这张网络是“动态”的,信息随时都可更新。据统计,数据库已录入了31万人信息,处于法定劳动年龄段(学生、残疾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及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劳动的人员除外)的有18.5万人。这个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秀洲区登记失业、就业培训、实施优惠政策等提供了便利。
在帮助农村劳动力找“饭碗”的同时,各级政府也不忘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农村劳动力培训已成为“家常便饭”,被区政府纳入对各镇、街道的考核目标。区财政每年都划拨专款用于培训补贴,打造集各镇(街道)成校,市、区职业技术学校及各类认定的培训机构和社会办学力量于一体的覆盖城乡的培训体系。累计已培训农村劳动力9.7万人次。经技能武装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格外吃香,就业率达到78%以上。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范潇潇 冯 萍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