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疾呼:社会需重拾对教育的敬畏感
2010年10月31日 14:13
重拾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
关键在哪
“要重建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李培根认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分自觉,“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有责任,然而,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
李培根认为,首先,要大大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但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出现此种状况,还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若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言,也是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国家应该一方面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收入。这是重拾教师尊严的必要而基本的手段。
其次,要尽快建立行政权力或公权力对教育的敬畏感。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不能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其实这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公权力对教育的作用,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这应该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官员对教育真有一分敬畏感,则不会对教育有过多干预。此外,高等教育需要正常的舆论环境(我国媒体一定程度上代表公权力)。
“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则是如水泥的粘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国家教育理念与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相互依存。”“根叔”最后用三个排比句,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记者 陈晓春)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