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感受 说看法 提建议 表希望 “申名”专家组把脉嘉兴历史文化
2010年9月4日 13:11
本周,来自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的评估专家组对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行了验收。在实地踏看了我市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后,专家们除在反馈会上形成统一意见外,还结合几天来的所见所闻,谈了各自的感受。
把嘉兴散落的“珍珠”
串起来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煊
嘉兴历史悠久,马家浜文化已有7000年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水城格局特别突出,最难能可贵的是能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嘉兴的保护整治工作成绩突出,指导思想明确,力度也很大。我个人对这次申报表示坚决支持,希望能申报成功。
与此同时,古城格局依旧没变、古城肌理仍然存在的嘉兴,有衙门、有教堂,但怎么展示它们,怎么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需要通过城市环境设计,将继承和发展相结合,尽可能多地体现嘉兴地区特色,尽可能把保护措施深化、细化。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上,应按照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来进行。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精品意识,围绕古城、围绕运河、围绕历史文化来保护,这样,我相信嘉兴这座城市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嘉兴早该申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 黄景略
在我的印象中,嘉兴名气一直很大。这么大名气的嘉兴,怎么没有早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呢?而我之所以在没来之前就有这印象,一是因为嘉兴历史悠久,二是因为嘉兴有文化。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早期文化的代表,作为其支流的良渚文化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那同样可以证明作为马家浜文化发源地的嘉兴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应该也是很早的。与此同时,江浙地区的文化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宋代以后,这里仅一个县就有一二百个进士,状元、榜眼、探花也很多。嘉兴更是名人辈出,现今的名人文化保护工作做得也很不错。
在这次现场考察中,我亲眼看到了马家浜遗址,听到了关于马家浜遗址规划的相关情况。作为长江下游最早的遗址,我希望在马家浜遗址的规划建设上能好好设计,做好考古工作,保护好嘉兴这块宝贵的地下遗存。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要遵从多样性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 汪志明
嘉兴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认真、精心、准确,这很不容易。在这几天的考察中,我看到了嘉兴的6个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到它们的保护情况,总体上做得很不错。新塍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得比较完整,有一条线路,我们走了一段,觉得很好。街巷隔一段就有一个通道通到河边,还有茶铺、小码头,很有生活味道。
但街区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文物古迹的保护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特点。街区的保护不要求或者说不强求某一种风格,而应该尊重在历史上的真实性。尤其是个别建筑,质量比较好,整体风格也和传统民居没有大冲突的,只要稍加整改,就可进行妥善保存。我觉得,在改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上,保持城市的多样性是有好处的,完全整齐划一,效果不一定好。
嘉兴不为申报而保护
这很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工 付清远
我是第二次来嘉兴,总的感觉是嘉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文化灿烂,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保护是我们申报名城的根本。在嘉兴,我看到不是为了申报而申报,而是从保护的角度,从长远的角度来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同时,嘉兴市委、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因水而生,临水而建,沿水成街,依水而兴”的独特城市特色,这很难得。“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概念总结,更体现了嘉兴对水文化的高度认识。
另外,在双魁巷的保护这一块,我也看到了嘉兴各部门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意识,坚持文物建设、文物保护的原则,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质、原结构的“四原”原则进行修缮,并且按照相关法规报批设计方案,选择了具有文物建设资质的队伍来施工。文物的维修从双魁巷来看比较理想,我们对此深表认同。
突出水城特色
显示政府远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赵中枢
从申报名城的角度来看,嘉兴突出了市本级。实事求是,我们知道桐乡也有很多有影响的文化遗产,但这次都没有纳入到介绍之中,这是对的,因为作为县市级单位,桐乡将来也有资格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此之外,在考察中让人彻底领略了嘉兴水城的文化特色。将历史城区、市区周边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都统一纳入保护规划的想法,显示了嘉兴市政府的独特远见。
嘉兴的历史演变脉络非常清楚,从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军事要塞,到地方经济中心,再到红色文化起点,整个发展进程很清晰。除此之外,嘉兴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05项,1项是世界级的,13项是国家级的,这也是非常突出的。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耿俪洳 见习记者 张芬娟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