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城市文明的一朵奇葩 义工精神为城市文明注入新鲜血液
2010年9月2日 08:23
昨天,嘉兴市中医院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开招募50名义工。医院给义工培训两天后,义工就可以上岗了,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该医院的患者。这让人想起今年玉树地震发生后,香港义工黄福荣在灾区为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通过义工阿福,更多国人见证了义工精神的伟大。
与一般在重大活动中见到的志愿者不同,义工的工作更多是经常性的,也较少曝光。国外的社区、医院、学校等场所,经常可见义工的身影。以医院为例,这里是伤痛者集聚的地方,除了有限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外,患者还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如导医服务、精神抚慰等。义工身影活跃的医院,必是一个温馨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医院。可以说,义工提供的服务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显性”财富,义工自身从助人中得到的乐趣,以及互帮互助精神在城市的传播,更是一笔巨大的“隐性”财富。
义工阿福的牺牲,把香港义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以一种悲壮的形式展现于我们面前。阿福生前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大名,他去灾区也是默默的个人行动。像他这样不求闻达、只求奉献的义工在香港还有很多,义工文化可以说已经融入了香港的血脉中,成了香港城市文明的重要部分。
反观国内,义工群体也开始在很多城市崭露头角。但是,相比较而言,义工的群体规模、对社会的影响力还很有限。而无论是像嘉兴市中医院那样创建“爱心流淌”的医院,还是像嘉兴那样努力创建文明城市,义工文化所倡导的互助精神、助人为乐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没了它,城市精神文明就缺了一大块,我们即便有高楼大厦,但内心依然贫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并不缺乏互助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上也不乏爱心人士。但是,爱心得有“出口”,行善也须有轨道,有的人想助人但没有渠道,有的人大张旗鼓地去“助人”,结果出现福利院老人一天被志愿者洗了好几次澡的现象。所以,搭建医院义工这样的平台,就可以把那种随机性很强的善举,融入到有组织的、经常性的活动当中,此举可谓善莫大焉。
义工精神为城市文明注入新鲜血液,义工精神也堪称城市文明的一朵奇葩,爱我嘉兴建设嘉兴,我们真的盼望义工能在禾城蔚然成风。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