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这里比我们老家更富裕舒服” 王店有个“绍兴村”,村民安居乐业

2010年8月16日 08:17

    听村民说话就像在听悠扬的绍兴戏,邻里之间交流都用绍兴话,家家户户都有绍兴亲戚……据说,王店镇凤珍村12组30多户人家祖籍全是绍兴的,这100多口人的村民小组俨然是个“绍兴村”。

  这群绍兴人为什么会举家迁徙到王店镇安家落户?当地人如何看待这些外来客?昨天,记者走访了他们。

  潮水冲到家门口

  投奔亲戚到王店

  沿着村口的水泥路走到尽头是一幢漂亮的4层别墅,迎接我们的是第一代绍兴移民、凤珍村村委会主任王金详的父亲王张富。“我是1947年跟着父母出来的,我家兄弟姐妹5个,那时最小的弟弟刚出生不久。”今年73岁的老王回忆道,因为当年钱塘江突然决堤,潮水都冲到家门口了,很多绍兴人不得不拖家带口到王店、余新和濮院等地投奔亲戚。当时在凤珍村安家落户的绍兴人家共有6户。“觉得这一带比我们老家富裕,生活更舒服。”老王话虽这么说,却也开始忆苦思甜。刚来异乡时,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全部家当只有从老家背来的木头。全家人勤勤恳恳奋斗几十年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去年,老王的3个儿子集资建造了这幢4层别墅,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当地人相比,绍兴人更能吃苦,创业的魄力也更大。”他说。

  乡音习俗均难改

  喜欢梅干菜和臭豆腐

  从耄耋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儿童,“绍兴村”男女老幼个个会说家乡话,年纪大的“老绍兴”更是乡音难改。87岁的沈金花老太听不大懂嘉兴话,借助“翻译”,她说刚来时才20多岁,一晃几十年过去,重孙都7岁了。和“绍兴村”其他村民一样,沈老太的娘家亲戚也都在绍兴,但年事已高的她已经有很多年没回家乡了。

  绍兴人大多喜欢吃梅干菜和臭豆腐,“绍兴村”几乎每家都有腌梅干菜的坛子,也都会做臭豆腐的手艺。每年夏天,“老绍兴”的饭桌上还会有一碗梅干菜汤,据说喝了能解暑。绍兴和嘉兴相隔不远,很多习俗都相似,他们和当地人一样重视端午、中元、中秋等传统节日。

  绍兴人后裔挺吃香

  “当地人早不拿我们当外乡人看待了。”50岁的村民高明大出生在嘉兴。过去,嘉兴姑娘嫌绍兴人穷,高明大和他的父辈们大多找绍兴老乡成家。现在,聪明能干的绍兴人后裔都挺吃香,“绍兴村”里就有好几个小年轻考上了名牌大学。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沈 洁 实习生 顾琪伟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我在现场】梧桐香飘万里 省外知名高校学子踏足王店调研人才政策
·精装修楼盘抛来绣球新农村社区开专营店 王店集成吊顶勾画新版图
·现场办理手续共50起 王店镇为“两新”工程个体经营户上门办证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