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教师“竞”编教材并非好事
2010年8月4日 08:18
每年两个假期,本是高校教师休息调整、精心备课、潜心问学的佳期,可是近年来有一股风气渐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假期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对此,国家俄语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忠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师编教材本无可厚非,但是参编者越来越多,竞相编写,并非好事。
黄忠廉说,教材是有关讲授的材料,它是教授者的样本,学习者的范本,都是教与学的根本。然而,在时下浮躁的学风下诞生的某些教材,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教材由专著改成,教材化程度远远不够;编写队伍过于年轻,剪、抄、当(下载)现象严重;竞编赶编的教材在系统性、渐进性、知识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重复性劳动居多,等等。
黄忠廉对教师竞编教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近年来各高校每每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要求有教材支撑,于是“创造”教材也就难免。第二,由于学生众多,自编教材多半能包销使用,出版社也乐于出版,百校争编的局面便悄然出现。第三,以外语为例,如果某校使用了某出版社的一套教材,出版社将为其提供出版其他自编教材的机会,而且多半降任于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而由于学科带头人往往太忙,无暇顾及,于是就组建班子编写,这就造就了一批年轻编者。第四,时下的各种全国性评估和各校的职称评定更是推波助澜——一些教师认为编写教材比著书撰文容易,于是争相乐于或被迫进入各类教材编写组。
黄忠廉指出,教材是范本,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源泉,教材的编写理当慎之又慎。事实上,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可以组织同行优秀专家,据己所需编写优秀的统编教材,以造福教师,最终造福学生。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