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名来自江苏宿迁的农民,慕名前往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茭白合作社参观学习。因为全面推广绿色生态栽培配套技术和实行品种合理搭配与轮作的创新农作制度,该合作社声名远播。这些远道而来的“学生”说:“茭白与水芹菜套种、茭白与水稻轮种的模式,在增收的同时又实现了生态循环,真让人大开眼界。”
近年来,桐乡实施了一大批农作制度创新项目,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大批适合该市生态条件的新型农作制度模式。其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试验示范”、“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等项目进展良好,取得了产业增效、产品增收、环保到位“一箭三雕”的实效。
崇福镇南阳村今年引进新型营养型蔬菜品种芦笋,并试用不同有机肥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桐乡芦笋种植的基质配方。目前,南阳村芦笋基地种植的300多亩芦笋长势喜人,产品开始投放市场,效益可观。据悉,该基地今年引进的芦笋种植品种一次投入多次产出,通过种植管理,一年能收获四五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崇福镇店街塘村和南阳村落实“桑、耳、笋”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利用桑枝条和冬闲田栽培黑木耳,废菌棒用于生物环保养猪发酵垫料,再用养猪废料种植芦笋。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项目既节约了农业生产资料,充分发掘了农业生产及其加工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还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同样,桐乡市的银海獭兔养殖场和陆家庄食用菌基地也打破以往单一的种养模式,实现畜牧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有机结合,利用菊花秸秆做饲料、桑枝条粉碎后培育秀珍菇,取得良好收益。今年,陆家庄食用菌基地又引进了120万袋秀珍菇生产项目。作为技术含量较高、品质优良的营养型蔬菜,秀珍菇发展空间大、利润好,很受市场欢迎。
桐乡市农经部门相关专家表示,该市农作制度创新项目能付诸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作为社会力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桐乡市执行部自2005年成立以来,实施了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农作制度创新的农技推广项目,部分项目已经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成为部分镇、街道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有的已形成新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块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