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百姓诉求 财税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嘉兴财政攀向“微笑曲线”高端
2010年7月15日 07:58
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让嘉兴城乡百姓老有所养;在全国率先医改而缓解了看病贵,让嘉兴城乡百姓病有所医;在全国率先成立新居民事务局,让来嘉兴的务工者享受“同城待遇”……这些独具嘉兴特色的先行先试的背后,无一不是以强大的财力作支撑。
昨天,市财政局局长马邦伟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全市民生投入一年比一年多,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仅2007年至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就达到了281.5亿元,年均增长21.7%。而今年上半年,市本级民生支出同比增长了24.4%。
探寻“十一五”财政投向发现,和谐与发展是嘉兴财力增长后的核心诉求。
民生支出瞄准百姓诉求
民生支出连年走高,得益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至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165.1亿元、209.4亿元、252.1亿元和27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6.8%、20.4%和10.8%。而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91.03亿元,同比增长21.1%。由于财力逐年增加,以前的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变成了现在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已随着百姓的诉求正在不断发生改变。
2007年10月,为彻底解决全市农民养老问题,我市率先实施《嘉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把城乡各类劳动者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制度层面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城市。而这一成功探索比国务院提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早了两年多。
目前,全市50万非职工居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90%以上为农村居民。
其实,嘉兴财政投向民生支出,为全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嘉兴财政优化、整合支出结构,除确保“三个法定”支出增长外,还将支出重点放在百姓最关心的就业、就学、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确保了农业、教育、科技、社保、环保、医疗卫生等支出的较快增长,使全市城乡统筹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也正是因为“有基础、有能力”,嘉兴才率先跨入了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行列。
据介绍,目前,全市所有70周岁以上未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高龄老人,每月都能拿到政府50元至150元不等的养老基本生活补助;所有失地农民每人每月均能领取550元的养老保障金。
财税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在积极营造“和谐是第一环境”的同时,嘉兴财政时刻不忘“发展是第一要务”。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嘉兴财政通过减征企业税费、下拨专项资金等举措,运用财税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减免的税费虽然不是很多,但对企业而言都是有力的支持。”当得知企业能一次性依法减免税费50多万元时,浙江雅莹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把这笔“政策红利”用于拓展市场网络;处于亏损中的中核二建二工程分公司,因为依法减征社会保险费200多万元,增强了企业战胜危机的信心,很快走出了经营低谷……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我市财政、地税部门3次调低企业养老保险费征收率,为全市企业减轻“养老成本”超过2亿元。
仅2008年和2009年,通过减征一个月社保费、取消暂停征收9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就共为全市企业减免企业地方税费29.8亿元,增强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用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结构性制约,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市财政局负责人说,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下,不管是谋求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的传统企业,还是喝着知识经济乳汁成长的新兴科技企业,自主创新都应成为企业转型提升的自觉追求。
浙江神通研发的“模压一次成型石墨复合双极板”,专门用于车载驱动电源、便携式电源等燃料电池上,其售价与进口产品相比便宜80%左右。据介绍,这项新产品去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浙江双飞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都占到了销售收入的4%,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了68%。而正是凭借新产品的优势,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3722万元,同比增长157%。
据了解,全市像浙江神通、浙江双飞一样拿到财政专项资金的企业为数不少。去年,仅市级财政就向企业拨付了2.73亿元专项补助资金,比上年实绩增长24.1%。而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17.69亿元,同比增长49.4%;新产品产值达到436.99亿元,同比增长6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5%,同比提高2.85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财政部门还积极创新财政间隙资金新功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比如,市财政与4家商业银行共同出资8亿元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化解了融资难问题。各县(市)财政部门也比照这一做法,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缓解了当地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徐玲英 陶克强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