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 嘉兴“图腾”绽放光辉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回眸
2010年6月22日 08:13
从开节仪式的“前奏曲”,到端午祭祀的“主旋律”,再到民俗巡游的“新高潮”,短短数日的精彩纷呈,让无数市民感叹今年的端午过得很有滋味。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主导下,在各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6项主体活动与10项群众性活动圆满完成。作为端午列入“世遗”,嘉兴端午入选“国遗”的首次盛会,2010年的嘉兴借着端午完成了一次城市文化建设的全新飞跃,2010年的嘉兴端午为中华民族的端午习俗传承与保护摹写了新的华章。
星星之火,点燃万众激情;方寸之间,筑起幸福家园。回眸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在城市间扩展,更看到一种无声的感染力在心头上蔓延。端午文化,全面打造的嘉兴“图腾”,在探索、寻找、引领、构筑中发出璀璨的光辉。
在节日筹备中
探索城市文化的全新定位
6月13日晚的市区七一广场上,无数激情在燃烧。“把保护、挖掘和传承端午等民俗文化,作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的持久动力来抓。”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开节仪式上动情地说。一个节日盛会在嘉兴这座江南风情浓郁、水乡神韵独特的城市早早拉开了帷幕。央视《梦想剧场》走进嘉兴特别节目,更打破这座城市温文尔雅的冷静壁垒,引领着无数的禾城人民开始了他们的逐梦之旅。
一座城,借着端午,绽放着它蓄势待发的青春活力。
回首望,早在今年年初,嘉兴端午这一场节日的盛会就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举办一个规格高、内容丰、特色明的民俗文化节,是市委、市政府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冲刺之年的探索。最终,“把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把嘉兴打造成全国端午习俗的传承基地”,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定位。
在古老祭祀中
寻找节俗文化的真实内核
锣鼓喧天,彩龙飞腾。6月14日的祭龙坛上,被拜祭的龙头刚一安放在龙舟上就劈波斩浪、昂然而去。数分钟后,就在这片水域,康乾年间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盛景走出历史的画卷,活色生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为相国死作涛神,孝当竭力忠则尽命。”6月15日的伍相祠庄严而肃穆,威风锣鼓震天响,鹅黄旗幡迎风展,首次举行的伍相祭隆重开幕。30多名伍氏后裔代表着全球500多万伍氏后裔现场观礼。
“以充分展示嘉兴地方端午习俗为重点,以‘过端午、到嘉兴’为主题,深入挖掘嘉兴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5月2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在北京召开的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古老祭祀中,寻找节俗文化的真实内核,重温远去的文化情境,以旧的内容充实新的内涵,以新的方式延续旧的传统。古往,才有今来。
在学术研讨中
引领全国端午习俗的保护
作为端午列入“世遗”,嘉兴端午入选“国遗”的首次盛会,此次文化节,不单是一次地方性的文化展示盛会,更是一次全国性的端午保护盛会。6月15日,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及全国18个省(市、区)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同堂“论剑”,说着不同的语言,站在不同的角度,共论端午习俗的中西差异、古往今来,畅谈吴越文化的嘉兴元素、江南风韵。
而就在这一日“花落”嘉兴的全国首家端午民俗研究基地,搭起了高水平的学术平台,积极推进我市端午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全面促进我国端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全国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嘉兴端午习俗保护为起点,全国端午习俗保护就此“起航”。打造嘉兴端午文化品牌,助推全国端午文化保护,走向全国,走上世界,让属于中华民族的端午民俗魅力耀眼全球。
在普天同庆中
构筑共同的幸福精神家园
龙舟竞渡闹端阳,五色旌旗水上扬。6月14日的南湖畔,人在欣喜,水在欢腾。来自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的26支龙舟队伍齐聚嘉兴,一场水上盛会隆重举行。数天后,又一场水上盛会倾情“上演”,富有嘉兴本土元素的踏白船表演带来全民狂欢。
6月16日,一场穿越七千年、囊括海内外的文化大展示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卫宁的宣告中正式拉开帷幕。金戈铁马的胥相练兵场、香气四溢的南湖菱角舞……20个方阵、5辆彩车,2010年嘉兴端午民俗大巡游将市民引入一个又一个洋溢着浓郁嘉兴特色的历史场景中。
普天同庆中,一个个文化记忆被唤醒,一座幸福的精神家园正在构筑:“希望嘉兴端午能成为我们城市文化的优秀品牌。”普天同庆中,一个个文化符号被张扬,一场百姓的节日狂欢正在丰盈。“希望嘉兴端午能成为我们一年一度的盛会。”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耿俪洳 王杭徽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