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专版 画乡新风韵:多维推进画乡建设 全新铸就秀洲辉煌
2010年6月6日 14:01
多维推进画乡建设 全新铸就秀洲辉煌
1983年,一群生活在乡村、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青年,在秀洲区文化馆的组织辅导下,汲取秀洲传统剪纸、刺绣、灶画、蓝印花布等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将清新的泥土芬芳和生活气息融入绘画中,创作出一幅幅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水乡风俗情趣的绘画作品。这就是秀洲农民画,一朵滋生于江南传统民间土壤里的艺术奇葩。
1988年,秀洲区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0年,文化部批准秀洲区可每两至三年举办一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2001年,文化部将“农民画艺术中心”命名为“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2008年,秀洲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角逐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项目类决赛,并一举夺魁……
头顶四项“国”字号荣誉的光环,经历了28年风雨沧桑的秀洲农民画成为秀洲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标识。28年审时度势、因时而谋,28年艰苦奋斗、不畏艰难,28年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向下夯实群众基础,向深挖掘文化内涵,向前推进产业活力,向外拓展国际影响……秀洲农民画在新时代的主旋律下奏响了它的凯歌:多维推进画乡建设,全新铸就秀洲辉煌。
从基层来,到基层去 大力夯实群众基础
2009年,一件喜事传遍了秀洲区的大街小巷、乡野田间。油车港镇杨溪村一位年过六旬的普通农妇竟举办了个人画展。费新宝,这个手持剪刀做了半个世纪裁缝的农妇在学习农民画之后不久,竟用两年时间精心创作了60幅描绘80年家史的农民画作品。
“画说家史——费新宝个人画展”不仅将展览带进了公众视野,带上了网络平台,也让不少农民画作者倍受鼓舞:原来在农民画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要实现梦想已不再艰难。
在秀洲农民画28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始终活跃着一批人,他们的执著给予农民画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他们的热情赋予了农民画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目前,全区已有农民画作者骨干120多名,分布在全区各镇、街道和中小学校及幼儿园。6个镇级农民画创作基地、26个后备人才基地覆盖全区各中小学,目前,全区农民画后备人才已有近2000人。与此同时,在坚持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之外,区文化馆还落实辅导干部“责任制”,深入群众辅导基层的农民。2009年,在深入农户家庭的精心培训中,油车港镇合心村一批奶奶辈村民“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农民画作者。没有学历的她们,对这种不限形式、不限内容的绘画很感兴趣,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纷纷拿起画笔创作,将身边的所见所闻一一描进画中。
与此同时,为切实落户基层、发挥农民画的基层影响力,秀洲区还首次为缪惠新、张金泉、陈卫东、钱胜荣4位农民画家举行了个人画室揭牌仪式,建立基层“辐射点”,将“辐射”作用全力散发。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撰文/摄影 耿俪洳 张小华 速建鸣等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