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拓展领域 多渠展示魅力 “画乡”秀洲锻造文化“金字招牌”
2010年6月5日 07:19
“赤脚走在田埂上”——秀洲农民画作品展、“走进聚宝湾,体验新农村”——农民画采风活动、“时代新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新作展、端午民俗文化全国农民画邀请展、首届全国农民画研讨会……连日来,秀洲区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筹办新一届农民画艺术节忙碌着。
不久前,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评选结果揭晓,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喜获“群星奖”。这不仅成为秀洲区第四个“国”字号荣誉,也是此次嘉兴市唯一一个“群星奖”。此次获奖同时为第四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献上了一份最为隆重的贺礼。
秀洲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华认为,近年来,通过多维拓展领域、多渠展示魅力,“画乡”秀洲在数十载耕耘中,已把农民画锻造成了秀洲区的文化名片和“金字招牌”。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个民间画乡的近千幅农民画作已陆续汇聚秀洲,参加6月6日开幕的第四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
20世纪80年代,秀洲区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民,凭着对生活、对绘画的追求,创作出一幅幅反映现代农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水粉画。之后,农民画——这个印记着创作者乡土间笔墨春秋的特有画种,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宾客,创造着举世瞩目的文化品牌。同时,一个个国家级荣誉的获得,也赋予了秀洲区无限的荣耀。
“看,这叫蜈蚣车,是专门用来修高铁的工程车。”近日,在秀洲区文化馆,退休老师沈康指着一幅《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农民画对笔者说。漫天盛开的桃花与热火朝天的工程场景相映成趣,这正是作者用画笔吟唱的新农村之歌。低碳经济、环保节能、机械生产,如今的秀洲农民画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有农村的生产、生活形态。
因农民画这张文化名片,秀洲区不仅请来了四海同行,也邀来了五湖宾客。农民画,这些由劳动者创造的当代艺术作品多次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成为中国美术作品大家庭中的一员,享誉全国;曾数次跨出国门,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惊艳世界。
如今,行走在秀洲区的城市道路上,一幅幅韵味十足的农民画扑面而来,耐人寻味;置身于秀洲区农村,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农民画夺人眼球,光彩无限。农民画爬上墙头、伸进屋角,成为秀洲人民生活中抬头可见的一部分,真实生动地书写着农民画的乡间传奇。
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认为,秀洲区26年打造农民画乡,一条可贵的经验就是:贵在坚持不懈地抓建设、抓培育、抓提升。据了解,为打造农民画文化品牌,秀洲区勤练“内功”,成立“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友会”,发展会员100多名;创建镇一级农民画创作基地6个,共有作者120多名;通过与学校“联姻”,创建了26个后备人才基地,拓展了1700多名后备人才;开设“个人画室”,缪惠新、张金泉、陈卫东、钱胜荣等首批4个“个人画室”已落户秀洲区乡间。
当下,秀洲农民画正在走出单一展示的旧格局,迈向一条多样发展的产业化之路:2006年5月,秀洲区出台了《秀洲区画乡建设规划(2005—2015年)》,以“建好一个基地、抓好一支队伍、抓出一批作品、打响农民画品牌”为战略目标,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构建起“人才资源、艺术展示、宣传推广、全国论坛、产业发展”等五大体系。2009年夏,秀洲区农民画首次“试水”网络,率先在淘宝网上“叫卖”。富有特色的农民画丝巾、帽子、雨伞摆上货架,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2010年4月底,在义乌文博会上,秀洲农民画产品首次实现了“出征”文博会“零”销售额的突破。
“在今年的农民画艺术节开幕式上,我们已经设计制作了20套农民画服饰,让模特穿戴好各类农民画服装、头巾、鞋帽等,来一场农民画的现场舞台秀。”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张志根说,除此之外,秀洲区还将积极探索,加快农民画产业化发展步伐,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想方设法打造秀洲高品位的文化软环境。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吴桂潮 顾丽青 记者 耿俪洳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