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广泛拓展 将嘉兴端午品牌推向全国 专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

2010年5月20日 07:45

    南湖水面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月河古街精制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欢乐祥和……随着端午佳节的日益临近,城市飘荡起的各类端午味儿也愈来愈浓。

  昨天,就2010中国·嘉兴端午活动的相关情况,记者专访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据了解,此次以“过端午、到嘉兴”为主题的端午节庆活动,不仅将传承中华民俗优秀文化传统,还将深入挖掘嘉兴民间文化的丰富资源,并进一步创新形式和载体,把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把嘉兴打造成全国端午传统习俗的传承基地。

  嘉兴端午活动源远流长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打造嘉兴端午文化品牌,由文化部、省政府联合主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是中国端午民俗入选‘世遗’后的首次盛会,意义重大。”武亮靓介绍说。以此为契机,嘉兴将大力弘扬中国端午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嘉兴端午民俗的地方文化内涵。据了解,此次端午节庆将通过六项主体活动、十项群众性活动,表达全体嘉兴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打造全体嘉兴人民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目前,各项群众性活动已在有声有色地开展中,6月13日的开幕式将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6月15日、16日的龙舟大赛和民俗巡游将把活动推向高潮。

  “经过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的打造,嘉兴端午已在群众中形成了一定共识。”武亮靓表示,端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庆活动。端午时值春夏之交,部分作物进入首轮收获季节,同时,阳气上升、病虫抬头的特殊气候特征,也让嘉兴端午既有庆贺丰收的意义,又有驱邪禳灾的意味。在对嘉兴端午作为重点工程的解说上,武亮靓表示,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七一”前的五六月份正是全国各地群众慕名瞻仰红船的时段,此时把传承千年的端午文化形态展示出来,很有意义。由此,此次端午不单是一次文化的盛会,也是一次集旅游、体育、卫生和美食为一体的大聚会。

  深入挖掘 广泛拓展

  将嘉兴端午品牌推向全国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每一个传统中华文化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内涵。端午就嘉兴而言,体现的是一种爱国情怀,是与民间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相衔接的,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也有嘉兴独特的地域特色。”武亮靓表示。

  此次节庆活动在常规的庆典之外,还将在两方面加码,扩大嘉兴端午品牌的影响力。纵向深度上,将深入挖掘端午民俗文化内涵。在6月14日至17日召开的2010中国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国内知名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共论“中国端午习俗流变与嘉兴节日文化传承”,以思想的深度来构筑嘉兴端午存续的厚度。同时,还将大力弘扬嘉兴端午纪念伍子胥的独特习俗,邀请伍氏宗亲参与祭祀活动。横向广度上,我市自今年年初即已逐步开展各类与嘉兴端午习俗相关的群众性活动,并发动五县(市)两区群众参与央视《梦想剧场》的选拔比赛活动,将嘉兴端午的影响力推向全国。

  武亮靓肯定了央视《梦想剧场》走进嘉兴这一举措很有创意,认为今年的嘉兴端午节庆活动不管是形式还是载体的创新,对于扩大嘉兴端午品牌的影响力都很有帮助。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耿俪洳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2010中国·嘉兴端午节:15场文艺演出 数十万读本门贴
·15场文艺演出 数十万读本门贴 精彩不独端午节 端午节前亦闹猛
·讲述嘉兴人的端午故事
·“端午•嘉兴”博文大赛启事”
·今年端午民俗大戏“粽”情南湖 六项主体活动、十项群众活动荟萃
·民俗文化节端午祭祀坛在南湖岸边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