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满城新风吹 嘉兴“畅通工程”助推城市文明建设
2010年3月17日 08:09
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市区钧儒小学门卫只需在校门前的马路上放置一个临时红绿灯,行人便自觉为孩子们让道。“以前由于没有固定红绿灯,需要交警护送孩子,近年来行人文明程度高了,交警在与不在一个样,老师、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钧儒小学门卫告诉记者。
据介绍,我市实施“畅通工程”10年来,公安、建设、交通、城管等部门倾力合作,道路交通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参与者素质明显提高,交通拥堵得以缓解,交通秩序明显好转,2007年我市被评为“畅通工程”进步明显城市。特别是在机动车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市实现交通事故连续7年下降,市区万车事故率为13.25起,万车死亡率为3.32人。
近两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11.8863亿元,目前,市区道路里程503.7公里(3.5米以上),道路面积(不含人行道)86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5.49平方米,人均步行道面积5.105平方米。“畅通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得到极大提高。
针对市区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落后、缺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今年初以来,我市共投资4320万元增设交通管理设施,新刷标线80.5公里、增设交通标志604块、新增交通隔离护栏13.64公里、新增路口信号灯7个,交通标志规范设置率100%;渠化路口177个(6米以上),路口渠化率100%;路口信号灯154个,路口信号灯规范设置率100%。结合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我市还坚持开展停车秩序整治,有效缓解了“行车难、停车难”。此外,通过规范停车泊位的设置,充分挖掘路内停车资源,机动车路内停车泊位从原有的1624个增加到7817个,同时取消了设置不合理的泊位326个,并利用市中心区域闲置土地及大桥下的空地设置临时停车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通过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以“六统一”(统一管理体制、统一税费政策、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和统一发展规划),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构筑了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公交网络运行机制。目前,全市940个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实现了“镇镇有等级站、村村有候车亭、沿途有停靠站”的目标。去年4月,市本级、海宁、桐乡三地的公交IC卡还实现互通,去年6月3日,杭州、嘉兴两市公交IC卡又率先在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实现互通。
实施“畅通工程”以来,市交警部门积极践行“走下岗台上讲台、走出路口进社区”的管理新模式,深入社区、工厂、出租房,重点抓好进城农民、中小学生、低年资驾驶人以及行人等群体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市民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性,增强交通文明素质。据统计,去年,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中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人数占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的比例达到96%。
连日来,记者穿行在禾城街道上,眼前秩序井井有条。“‘畅通工程’极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硬环境,同时大大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徐玉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章亚钧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