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原创】秀洲2010:项目提升 城乡统筹
2009年12月26日 13:00
秀洲新闻网12月26日讯 今天上午,秀洲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据会议报告指出,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必须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引下,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国内外宏观形势,紧密结合秀洲实际。按照“创新为先、转型为主、民生为本、稳定为基”的要求,坚持“经济转型”一条主线,突出“项目提升”和“城乡统筹”两个重点,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
突出以项目提升为抓手,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继续深化“项目提升年”活动,注重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势头,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调优增量与调强存量相结合。围绕高新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有机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三次产业新的增长点。要加快项目提升。突出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三资并举,产业链、小分队招商并重,全力引进重大战略性、平台性项目和创新型项目,拓展延伸相关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项目推进关键环节,完善落实重大项目推进的制度机制,开展项目推进季度竞赛活动,全力以赴加快“860”战略平台项目建设。把握宏观政策走向,保障要素供给,深化项目推进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强化重大项目前期,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落实服务业发展规划,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依托新区商务休闲核心区和国际生态商务区建设,着力发展总部商务、信息中介等楼宇经济,提升发展商贸业态,积极引育服务外包产业;依托嘉兴现代物流园,加快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创意文化、研发设计产业,创新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启动开发麟湖湿地休闲度假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和落实区域产业规划,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制造、生物科技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和科研院所、研发营销等产业链高端项目,加快形成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提升以纺织、家电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企业抱团拓市,打造区域品牌。加大龙头、引领型企业培育力度,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主辅分离,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和品牌化,延伸产业供应链。要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以规划建设万亩农业产业园为依托,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突破口,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农业保险等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为支撑,加快生态高效农业、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坚持创新引领和平台支撑相结合。重点依托浙江科技孵化城建设,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优质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要加快浙江科技孵化城建设。围绕“生态、汇聚、梦想”的目标理念,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机制、金融税收、人才要素、服务咨询等配套保障,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体制和政策支持,拓宽与科研院所、专业机构、企业集团的创新合作,加快“一心八园”各主体项目建设,引进培育高新创新型项目,吸纳集聚高端创新型资源,建设汇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科技创新园区。要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深化拓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163”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深化与高校对接合作,完善人才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优化新居民结构。扶持培育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推进规模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专利、品牌建设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快产业功能平台建设。优化各工业(功能)区的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探索建立促进各工业(功能)区与浙江科技孵化城、秀洲新区联动融合、利益协调的体制机制,完善提升基础设施配套,为产业平台提升扩容、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互动互补的区域产业化平台。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物流金融、科技金融等融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股改上市。积极稳妥地创新国资经营体制机制,按照“做活、做大、做强”的要求,活存量、优增量、强功能、壮实力,有效引导和带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相结合。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是推进转型发展的硬指标、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要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严格环境总量控制,健全推广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污染监管防治力度,深化印染行业、散户喷水织机废水和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长效治理,坚决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要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完善落实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准入机制,积极探索“两高一资”项目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改造和工艺提升,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着力推进一批节能节水减排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要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开展生态区创建,稳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加快绿化攻坚工程和镇级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强化饮用水源保护。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品位,认真规划北部生态湿地,全力为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
突出以两新工程为抓手,加快调整城乡二元结构
通过开展“两新工程建设年”活动,协调推进秀洲新区、新市镇、城乡一体新社区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推动现代化。
——加快秀洲新区建设。按照“多核心建设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在更高起点推进新区开发建设。要提升新区综合能级。加快推进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纯高国际现代商务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洲国际、希尔顿等高星级酒店和浙联金座、中禾大厦、数码广场等商务楼宇建设,充分利用京润国际、丽晶广场载体,大力发展街道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规范房地产业有序发展,依托各核心区块打造具有功能特色的城市综合体。要提升新区基础设施。加大“退二进三”区域征迁工作力度,加快城市路网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不间断供电、大容量国际网络带宽等专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秀湖中央生态公园、秀清广场、运河文化公园二期建设,增强新区城市竞争力。要提升新区城市管理。优化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物业管理机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行网格化管理,塑造新区良好的城市形象。
——加快现代新市镇建设。围绕建设现代网络型大城市,突出市镇功能配套和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城市功能区块。要抓紧实施市镇规划。着力优化全域空间布局,完成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修编,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镇产业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套,统筹安排镇域的资源、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农民建房向市镇规划区集聚、跨镇域集聚,增强新市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要着力完善市镇功能。以四环快速通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市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推进镇区改造建设,健全基本生活服务和公共事业功能,着力提升新市镇形象品位。尤其要结合各镇优势,依托北部天然湿地资源和嘉兴军民两用机场建设,着力规划发展生态湿地经济和空港物流产业。要扎实推进强镇扩权。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优化政府职能设置,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平台,促进管理资源下移,强化镇级国有资产运作和考核,提高资产配置利用效率,激发新市镇发展活力。
——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加快推进以农房改造集聚为抓手的“两新工程”建设,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推进新社区规划建设。完善“1+X”布局规划,做大做强“1”,有序推进“X”,充分利用城市(镇)配套的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创新推进模式,注重资金平衡,彰显个性特色,深化10个先行点新社区建设工作,加快农房改造集聚。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和公共配套建设,进一步巩固深化村庄整治工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乡一体新社区功能。要提高土地集约效率。完善区域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平台,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项目运营主体,加大区块综合开发力度,促进土地集中流转和集约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水平。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加大农村宅基地连片复垦力度,有效置换发展空间,提高土地级差收益。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路网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沪杭高铁客运专线、嘉绍通道、杭平申线、湖嘉申航道等重点工程,优化城乡公交布局和运营体制。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二级供水管网工程建设,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扎实做好农村电气化、信息化和河道清淤整治工作,抓好北部防洪工程建设,增强区域防洪防汛能力。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张彬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