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海盐基层党组织显活力

2009年11月23日 08:12

这几天,海盐县武原镇明珠村村民沈建飞很开心,因为他要求入党的申请刚被村党委批准,他成为了预备党员。像沈建飞一样,今年明珠村有4位村民被吸收为预备党员,5年来该村总计吸收了新党员37名,其中最年轻的罗亚靖入党时才刚满20岁。

在发展党员比较困难的村一级,明珠村党组织以何来吸引村民加入党组织?武原镇组织委员潘洪的回答是:“经济实力为后盾,关爱制度为保障,重视人文关怀。”今年,该村党委被评为了省“五好村”党组织,明珠村还被授予省文明村的称号。

筑巢引凤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2001年,明珠村由庆丰、梁浦、五团3村合并而成,壮大集体经济为村民谋福利、凝聚民心,树立村干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成了新班子的首要任务。

根据海盐县城发展的规划,明珠村党委明确提出了“主动参与县城开发、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分期建造7万平方米工业用房,扩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目标。几年来,在先后投入3000万元资金后,一个拥有7万多平方米工业用房的村级“工业园”诞生了。

现在每年该“园区”都能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500万元。此外,明珠村还利用闲置土地出租发展第三产业,建成了嘉兴市最大的生态度假村“滨海明珠生态园”,每年为村里增加收入15万元。

以人为本

建立“关爱”制度

刘福庆是明珠村的老党员,今年67岁,老夫妻俩多年来一直单独生活。由于老伴身患糖尿病10年,每天要靠吃药维系,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靠5亩多田的收成,生活十分困难。看到老刘家的实际情况后,明珠村干部立即商讨解决办法。最后老刘被安排到村委会大院的门卫室,一个月能拿650元工资。

对党员的关心不只是帮助安排就业,明珠村还有针对性地进行“造血型救助”。73岁的朱生和也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也是老伴身体不好导致生活艰难。村里经过走访后发现老朱对养猪很有一手,于是,主动联系有关部门,为老朱争取了25000元的贷款让他养猪。同时,村里还出面办了个经销化肥的执照由他经营。如今,老朱夫妇生活上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据介绍,为资助困难家庭的生活、生产,明珠村每年都要支出10万多元。除了照顾困难家庭,村里还投入大量资金提高全村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每年对农村医保人员进行参保补助;投资80多万元建立了花园式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7万多元修缮了8座桥梁;投资30多万元建造了公益用房“文明阁”,解决了拆迁户举办家事的后顾之忧;为全村村民设立健康档案,每年对参保农户免费体检;计划今年内为村民安装数字电视。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欧 林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