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模式”探索外来人口管理
2009年11月16日 11:07
称呼变了待遇也变了“嘉兴模式”探索外来人口管理
《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浙江省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嘉兴和慈溪是《条例》实施之前的两个试点,而有着外来人口176万,占本地常住人口53%以上的嘉兴,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探索之路。
从首次设立“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到“嘉兴市新居民事务局”正式挂牌,再到今年10月27日嘉兴市首张新居住证的发放。嘉兴市在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上独创“嘉兴模式”,更为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模板。
办了居住证,孩子上学享受同城待遇
前天上午一大早,嘉兴市洪合镇新居民事务所协管员周志泉就带着流动人口居住证登记信息表,来到位于洪合镇东的外来务工者肖良军的出租房内。
今年36岁的肖良军来洪合镇打工已经4年了,最近有一件事情让他很犯愁,就是儿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
周志泉告诉他,只要他申领了居住证后,儿子在嘉兴上学就能享受本地孩子一样的待遇。不仅如此,按照秀洲区相关规定,肖良军达到一定条件后,还能在嘉兴落户,享受大病救助、申请经济适用房等政策。
听到这个消息后,肖良军多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外来民工能落户嘉兴?”周志泉笑着纠正说:“你们不是外来民工,你们是嘉兴新居民,当然能享受这一政策。”
对于此事,洪合镇新居民事务所所长朱顺金告诉记者,肖良军之所以能够实现从“外来民工”到“新居民”的这个转变,主要得益于嘉兴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施的居住证制度改革。而我省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条例》,又为嘉兴及全省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称呼改变了,福利待遇也变了
今年49岁的柳洪银是温州永嘉人,8年前,他从老家到嘉善淘金,在嘉善县西塘大舜纽扣工业区开了一个纽扣厂。
经过8年奋斗,柳洪银的纽扣厂从原来的“小搞搞”到去年公司员工达30多人,产值520万的规模。不过在2005年以前,柳洪银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个外地人,是个“外来民工”。再有钱,也难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据统计,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处的嘉善全县人口有38万,外来人口高峰期达35万,最少也有28万。2005年,嘉善县政府部门决心破解外来人口管理难的问题,在全嘉兴市率先成立“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而从那以后,政府文件中的“外来人口”悄悄变成了“新嘉善人”,外来人员也被称为“新居民”。
称谓的改变带来的是福利待遇的改变,成了新居民后,柳洪银在公共卫生、公共管理等方面享受到了本地人的待遇。对于现在的生活,柳洪银常常用“身在异乡,像家一样”来形容。
嘉兴成为全省居住证制度试点城市之一
2005年底,嘉兴市便开始组织调研工作,着手总结嘉善等地经验。2006年11月,嘉兴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嘉兴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嘉兴的创新引起了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的高度关注,吕省长多次作出相关批示。随后,浙江省政府出台指导意见,决定在嘉兴、慈溪两市开展居住证制度试点。
2007年9月25日,嘉兴市新居民事务局挂牌。
当年年底,嘉兴市在8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新居民事务局,74个镇(街道)全都设立了新居民事务所,并在村(社区、企业)建立了1823个新居民工作站。
如何给新居民提供服务保障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
此次改革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就业服务上,外来人口享受本地居民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劳动管理上,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同工同酬;子女就学就读上,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被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等等。前后共有8项服务内容。
不少外来人口管理模式被《条例》吸纳
今年上半年,来自广西的嘉兴“十佳优秀新居民”李燕海作为新居民创业骨干,得到了银行100万元的贷款签约授信。解决了启动资金难题,李燕海特别兴奋:“在嘉兴那么久了,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
两年多来,嘉兴的新居民感觉越来越好,这得益于嘉兴市一系列服务新居民的政策:新居民专场招聘会、新居民创业服务卡;安排取得居住证的新居民子女就近入学……
在今年开始实施的《条例》中,嘉兴市在外来人口管理上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不少做法得到了借鉴,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
来源:
嘉兴新居民网
作者:
施兰 陈治华 竺军伟
编辑:
夏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