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曝书亭 > 原创文学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掼糖杂忆

2009年10月27日 20:37

    孩提的时候,看一切都觉得新鲜。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想起来的,譬如糖作坊掼糖的情景,还觉得有滋有味。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住小县城一条东西长一里多路的青石板街,走在上面,青石板会“咭咭格格”传递一种年代久远的韵律;街面逼仄,两脚三步就跨到了对面。但一条街挨个儿的商号店铺却印证着杭嘉湖水乡小镇的繁庶。

  每天上学,我要经过的是西门的吊桥,再穿过城门,走进西大街,百十来米拐弯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然后踏进县立第二小学——城隍庙的太岁楼和放生池两边廊庑改的校舍,已经请出了里面的神像,横竖放了几张课桌,算是教室。

  打个来回,都从鼎盛糖作坊门前经过。它在离西城门不远保安坊马头墙边,两开间门面,一间门面连了后面的披屋做作坊,一间做店面。所谓店面也不过临街放一个曲尺形柜台,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做门庄生意——这时候,柜台上放着几个大竹匾,里面摊出一个个杯口大、二三厘米厚沾着白霜的糖塌饼,还有一种腰子形的上面裹着一层芝麻、有炒熟黄豆粉芯馅的芝麻糖塌饼。临近年底,还摊起了灶糖卖。

  这糖塌饼三分钱一枚,芝麻糖塌饼每枚五分。糖饼甜而价廉,城里的孩子攒的几个零花钱,这季节大都换了它。出市的乡农也是糖饼的主顾,他们吃罢早茶回家,把出市带的一点时鲜菜蔬换的钱,在长竹篮里换一两个糖塌饼回家哄孙子外孙——不过,到家,省俭的当家娘娘是决计不会整枚放给孩子的,多半只掰小半枚让孩子煞煞馋,余下的用纸包了塞在灶心洞里,细水长流;而芝麻糖塌饼是有钱人家的消受,但他们也大都是买时顾着脸面买几个,尝多余就放进石灰瓮里慢慢吃——可见那时小镇人家的朴素之风。

  尽管如此,因为生意人吃的百家饭,鼎盛糖作坊生意天天都是空匾朝天的。平日里,鼎盛糖作坊终日氤氲的水雾影绰晃动的是忙活打赤膊短裤的汉子,少见冷冰冰的情景。特别年关临近,虽然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店堂里却热气蒸腾,掼糖的师傅赤膊短裤,手里一根短棍把包在柱子上那一大抱饴糖扯起掼出,舞得像一条翻飞的银龙。剪糖做饼不见空歇的时候。

  这常常会使经过他们店门口的孩子驻足出神,这也包括我。

  饴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应该说它是中国的始祖糖,传说是周部落的祖先公刘所创造。一直到现在,做饴糖的方法还是沿袭古时的方法:先用大麦催出寸许的芽头,磨碎;米浸透上笼蒸成饭,然后摊开散些热气,随即倒入磨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装进一口底有孔孔上铺了滤网的大缸里,缸口草垫盖得严实。这大缸是连在有两口蒸锅——一口锅蒸饭、一口锅烧水的大灶火道上的,让烧灶的余热保温。在冬天,保温大约要一昼夜,热天则半天时间就可以了,完成一个发酵的过程。然后,把水锅中开始翻出大气泡的烫水浇进大缸,养起尺许水头,紧接着又是上下搅拌,约半个时辰,把塞住底孔的木枕拔去,把经滤网流出的浆水倒进大锅里熬,不断搅动,待浆水黏稠,黄澄澄的,就成饴糖了。如果作酱色用,则还需炒至呈焦色。

  做糖塌饼、灶糖的饴糖熬得很稠,每十来斤置一大釜里保温。掼糖的师傅把手臂粗细浸得湿透的一根木棍插入斜埋在墙上的铁管中,然后把大釜里温热的饴糖翻倒在棍上,饴糖自然下挂,掼糖师傅就迅即用手中另一根尺许长短沾水的木棍当中插进,顺势下荡,待至胯下方,只见他手腕一翻,陡见一条赭色潜龙手边蹿起,凌空一扭身子,直扑墙上棍头。也就是这眨眼之间,掼糖师傅的短棍已经跟进插入赭龙头尾中间,手一掀一抽,赭龙的头尾身体顿时三股并作一条,又是顺势一个下荡,即又飞起,如此反复往返,龙身旋成银白,龙体越变粗壮,约半顿饭光景,卸下,案板上摊起的是一大团乳黄明亮的糖块了。这时店堂里的人就七手八脚搓圆条的搓圆条,切块的切块,裹馅的裹馅,撒芝麻的撒芝麻,柜台上撒了一层米粉的竹匾里霎时铺起了糖塌饼、灶糖,空气中也散开来浓浓的诱人的糖香,诱来许多的主顾。

  十多年前,我们这小镇上最后一家饴糖作坊归于历史。好在现时种种零食——无论传统或带了洋式名字的充塞市场,因此,对糖塌饼并不会作饕餮想。只是,留存在记忆中的鼎盛糖作坊掼糖师傅掼糖的身影,依旧清晰。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徐自谷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