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画乡风采 > 农民画艺术节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农民画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收藏

2009年10月16日 16:21

    1983年,9名只知“画画”,不知“构图”、“透视”为何物的青年农民用稚拙的线条描绘烂熟于心的生活场景;20多年后,这种以“大红大绿”铺陈的绘画语言带来了数不尽的赞誉:先后有700多幅作品赴北京、上海等地展出,15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收藏,更吸引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友人前来参观学习……

    是什么提供了它20多年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是对农民画创作群体的培育。”秀洲区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绝不是简单的开几期培训班、上几堂入门课可以做到的,培育也要遵循艺术发展脉络。”而记者了解到,组建画友会、加强基地建设、重视骨干培训、办好节会活动,是秀洲区培育农民画创作群体的“法宝”。

    自1983年起,秀洲区每年都有上百名农村青年依托文化站,参加区、乡(镇)组织的农民画创作培训班,然而由于没有固定的创作时间、缺少定期的互相交流,创作队伍很快趋于涣散。由此,1990年6月,秀洲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画友会应运而生。“画友会在吸引更多人加入创作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无创作基地、无作品陈列场所的制约性却日益凸显。”有关负责人回忆说,1995年,秀洲区委、区政府立项建造嘉兴农民画陈列馆,并于次年耗资300万元建起了全省第一座农民画陈列馆。而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是,1999年,秀洲区又投入2800万元,建造了7600平方米的农民画艺术中心,2000年初,文化部社图司将该中心命名为“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同时批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为农民画作者提供了展示、竞技与交流的舞台。

    除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后备人才基地创建也为创作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农民画人才后备基地”。“人才基地建设使秀洲农民画在走出了自发状态的创作后,进入普及教育环节,真正成为群体艺术。”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秀洲区已涌现出一大批创作新苗,创作成绩斐然。此外,秀洲区还专门拨出活动经费,设立了“秀洲文化艺术创作奖”,加强骨干培训,鼓励精品创作。

    “四管齐下”大力培养,使得农民画创作群体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人、1500多名后备人才,这一群体更被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赞誉为“新的生活、新的感情、新的技法、新的风格”。

(2007年10月25日载于《嘉兴日报》)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