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镇“两新工程”做足四字文章
2009年10月14日 10:07
编者按
在秀洲区新塍镇、王江泾镇,推进现代新市镇、城乡一体新社区的“两新工程”建设试点正有序展开。试点一年来,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学习?本版将推出连续报道。
本报讯 昨天上午,新塍镇陡门村老党员王照宝来到高桥花园西北侧安置房建设工地,望着现场一片忙碌的场景,他心里乐滋滋的,因为后年他就要入住这个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小区了。在陡门村,有着这样喜悦心情的何止王照宝一个人,通过细、准、深、实的调查摸底,该村农户对“两分两换”的支持率从开始的60%一跃上升到95%以上。
一年前,“两分两换”对于王照宝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名词,可如今,他不仅熟悉了“两分两换”的政策,而且还积极带头响应,早早完成了签约。现在,他和其他7名村民代表24小时轮岗,在该安置小区建设现场进行监督,为全村村民未来的新房质量把关。该小区设计安置房1700多套,面积从52平方米到125平方米不等,这里也将成为陡门村840户村民的新家园。
新塍镇有关负责人欣慰地说,该镇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从去年10月开始,对陡门村进行土地流转和搬迁安置,到目前该村已签订评估协议的农户达833户,占总户数的96.6%,土地流转已签约农户844户,占总户数的99.18%。
96.6%和99.18%两个数字可谓来之不易,该村“两分两换”现场办公点的镇、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此感慨颇深:“我们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做过多少农户工作,往村里跑了多少趟。”为了开展“两分两换”工作,该镇专门印发公开信和相关政策资料,送到每名村民手里,同时,镇、村的有关人员挨家挨户宣传,并发放调查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该镇负责人坦言,要让农户积极参与和支持“两分两换”工作,首先必须在“细”、“准”上下足功夫。陡门村原党支部书记朱金土清楚地记得:“我们光农户调查摸底就进行了3次。”为了统计农户宅基地和农田的具体数字,从去年10月开始,镇、村派出几十人,兵分多路“逐个扫描”,足足花了3个月的时间。镇团委书记陈燕回忆那段日子时说,为了准确统计数字,大家加班加点,去年12月正式公示,村民在确认后都满意地签了约。
不仅如此,新塍镇还在“深”、“实”上做好文章。为了方便开展工作,镇里专门在该村设立现场办公点,从政策宣传、农房评估到农房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等,力争做好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尤其是对未签约的农户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66岁村民沈甫根种了十多亩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种田的纯利润还不到1万元,但通过“两分两换”后,每年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补偿费6000多元,还得到两套安置房。尝到“两分两换”甜头的他,这段时间忙着上门给部分未签约农户做工作:“挨骂是常有的事情,但只要村民签约了我就觉得值得。”
新塍镇农村新社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镇城建办有关人士介绍说,此项工作该镇同样做到了“细、准、深、实”,比如面向全镇11206户农户进行农民建房意向调查、宣传“两新”工程、上门听取村民意见、先后到宁波和嘉善等地现场考察等,“关于‘1+X’村庄布点规划我们就修改了很多次,现在初步规划确定为‘1+12’的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布局。”目前,该镇原规划的8个村点都已开工建设,并初具规模,新建农房300多户。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姜鹏飞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