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不相信预言
2009年10月9日 14:51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10月7日,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庆祝会,为前中大校长高锟庆功。当着近百位著名教授和中大学生的面,杨振宁再度重申了他的预言:20年内中国内地一定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出现,“高锟教授获奖,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金秋十月,诺贝尔奖再次如约揭晓,每逢此时,国人的“诺奖情结”总会被点燃。最近几年接连出现的华裔获奖者,更是让我们对此充满了期待,作为最早获得这一奖项的华人,杨振宁继续当仁不让地扮演着“发言人”的角色。
掐指算来,距离杨振宁在2000年中科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预言“20年内,中国本土科学家有望实现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梦想”,已经过去了9年。9年之间,这句话被杨振宁重复了多少遍,我们已无从得知,但每当这套俨然外交辞令般的台词再度搬出,总能令人信心满满、豪情万丈,这大概可以算作是一个“安慰奖”吧。与往常一样,在杨振宁开出的“药方”中,其一是缺少科研资金,然后是缺乏科研传统。毋庸讳言,科研资金的短缺与浪费长期并存,那么,在缺乏科研传统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入,是否意味着更大的浪费呢?换句话说,加大资金投入,就一定能改变科研传统吗?如果不能辨明资金投入与体制创新的轻重缓急,纵使杨振宁能如伯乐相马般使得“马价十倍”,但他能使“马”产生根本性变化吗?
杨振宁因高锟获奖而“更加坚定了信心”的依据是,近几年来,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一改向来重视基础科学的做法,转而越来越重视应用科学。不过,任何一项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创新作为基础,而国内科研的最大短板正在于基础科研落后,漠视基础科学而片面追求应用科学,岂非打造“空中楼阁”?正因如此,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清醒地指出:“中国要真正成为科学技术强国,重要的不是得诺贝尔奖。中国当前的任务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把科学水平提高。”
国人关注诺贝尔奖,显然不仅仅是关注何时才能“圆梦”,而是希望以此为坐标找到自己在科研领域的精准定位,华裔获奖者不断涌现,更提醒我们从科研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反思差距——这才是多数人关注诺贝尔奖的原因所在。倘若我们沉湎于“获奖预言”而不能自拔,那恐怕才是一场灾难。实际上,只要基础科研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我们根本无需借助诺贝尔奖向世界证明什么。否则,即使撞大运般斩获一次诺贝尔奖,除了创造昙花一现的景象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赵志疆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