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走向殿堂——26年秀洲区农民画品牌发展战略解读
2009年9月22日 08:46
“人文秀洲,画乡新区”是秀洲区“十一五”发展的一个目标。
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秀洲区拥有的3个国字品牌。
“农民画为什么能在秀洲区持续不衰?在一个沿海的工业化城市,秀洲区委、区政府花了那么多钱办一个农民画艺术节到底图的是什么?”这是媒体记者和全国画乡代表一直在向秀洲区寻解的疑惑。
农民画是民间乡土艺术,秀洲区把农民画从民间引向殿堂走过了整整26年。
26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一直把“创作一批农民画精品,培育一支农民画家队伍,建设一批农民画创作基地,办好一个农民画艺术节”作为农民画文化品牌经营策略的方向。秀洲区农民画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凝聚着历届区委、区政府、历任领导的心血和汗水。在过去的26年里,秀洲农民画经久不衰地持续发展,其关键要归结于政府的文化发展理念和农民画品牌发展实施策略。
从1983年初创时期,9名农村青年美术爱好者首获浙江省首届工农画展两个一等奖,捧回了一个全国一等奖和两个全国入选。受成功的鼓舞,秀洲区迅速在全区乡镇中广泛开展了以农民画为重点的农村群众美术创作活动,农民画成了当时嘉兴郊区的一个文化现象。秀洲区为培养现代民间绘画创作人才,26年坚持不懈地每年定期开展3至5期全区性的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历年来投入培训创作的经费近60万元。秀洲区也在农民画创作辅导班中培育了一批农民画家,收获了一大批农民画力作。从2002年起,全区投入50多万元创建了6个镇级农民画创作基地;与教育联姻建立了26个中小学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形成了遍及全区各镇(街道)的2500多人的创作队伍。跨人新世纪,秀洲区又规划制定了《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画乡建设规划(2005年一2015年)》,花大力气承办了4次全国性农民画艺术活动、3次新建和扩建农民画艺术场馆,尤其是2004年秀洲农民画及全国农民画首次登上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殿堂,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行家的称赞。
在2001年首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上,陕两省文化厅巡视员党荣华说:“感谢秀洲带动农民画的发展,政府推动的关键在政策上和资金上。金山农民画院院长吴彤章说:“农民画从民间走来,发展到画乡,再到高档次的艺术中心,不容易,是农民画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我们把这个艺术中心看作是全国的,不仅仅是秀洲的。”
现在,秀洲区文化馆的几位美术工作者,说起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农民画发展的关注,还念念不忘前任区委书记裘东耀到秀洲区文化馆作专题调研,走访农民画画家缪惠新,与热心农民画事业的群文干部交朋友;对前任区长祝亚伟两年前在秀洲农民画陈列馆当场拍板,决定在秀洲新区建造新的农民画艺术中心和文化馆新馆的情景,仍然是兴奋异常。
一个文化品牌的经营需要有一批艺术人才支撑,而决定因素是政府持续不断的资金扶持与战略定位。记得现任区委书记祝亚伟说过:“在我们浙江,一年中各县、市承办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节、旅游节等有20多个,节会的目的也大多为提升知名度、提升经济增长率。而我感到,我们区承办的‘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一是花钱来弘扬中国的乃至世界的乡土民间文化,是为传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办节,这是一个高雅的价值取向;二是这个节是由中国的劳动者——农民参与的,是农民的节会,展示全国农民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的节会。”现任区长张明超说:“文化也有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从2001年开始承办‘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秀洲区有这个责任办好它,为全区的文化建设和中国农民画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才干。”
一直以来,秀洲区无论从党委、政府到文化部门,就“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工程进行了26年的实践,而发展农民画品牌就是建设这个工程的切入口。秀洲区在通过实践农民画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文化载体影响和提升文化软实力,铸造秀洲核心的人文精神。
农民画是秀洲的一个文化标识。26年来,秀洲农民画已经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领域占有重要一席,秀洲区积累的农民画基地建设、人才培育、品牌发展的成功经验,正在迁移到秀洲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秀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现在,富有魄力的秀洲区,正大手笔筹划在秀洲新区运河文化长廊,建造一个占地50亩的农民画艺术中心,届时那里将成为全国农民画的收藏、研究、创作、交流中心,中国农民画亦将从民间走进新的殿堂。
来源:
区教文体局
作者: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