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农民画介绍(1)
2009年9月22日 08:25
秀洲区隶属历史悠久的嘉兴市,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秀洲人民世代勤劳朴实,千百年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江南民间艺术,蓝印花布、雕花糕模、灶画、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陶冶和孕育了秀洲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成了享誉全国的秀洲现代民间绘画的源泉。
秀洲现代民间绘画肇始于1983年,它汲取秀洲传统剪纸、刺绣、灶画、蓝印花布等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将饱含水乡清新的泥土风韵和江南农村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活气息融入到绘画中,创作出了一幅幅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水乡风俗情趣的绘画作品,充分抒发了秀洲人民对劳动的赞美、火热生活讴歌,展现了自身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1988年,即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4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浙江省文化先进区”。
自1983年开始,秀洲农民画作者从最初的9名,扩展到150多名。20多年来,先后创作了3000多幅农民画作品,其中有700多幅作品入选参加了“全国农民画展”、“中国农民画联展”、“中国当代民间绘画作品邀请展”等;有12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院、浙江省美术馆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作品在《美术》、《艺术世界》、《人民日报》等2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并被送往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展出;在全国和省共获奖的共有800余幅;《秀洲农民画》、《田园艺术》、《秀洲儿童画册》、《洛东儿童画》、《嘉兴民间美术》,这一部部专著就是秀洲农民画创作累累硕果的缩影。农民画家缪惠新先后在北京、上海、美国等举办了十次个人画展,1996年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评为“亚洲十大艺术家”之一。2004年缪惠新、朱建芬等5位秀洲农民画作者荣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称号。2006年,秀洲农民画分别代表浙江省政府、省文联出展英国、法国。原中宣部长贺敬之曾这样赞誉秀洲农民画:“新的生活、新的感受、新的风格、新的技法”。
20多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一直把“建设一批农民画创作基地,培育一支农民画创作队伍,创作一批农民画精品,打造农民画文化品牌”作为画乡建设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秀洲农民画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领域中的领军者,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成为全国画乡的交流平台。继1997年秀洲区在嘉兴市区建造了浙江省第一座农民画陈列馆——“嘉兴农民画陈列馆”后,2001年又投资2800万元,建造总面积7450平方米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为进一步加强画乡建设,2002年起,秀洲区投入10多万元资金在全区创建了6个镇级“农民画创作基地”、在中小学校创建了26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到目前为止,两个基地的创作人数达一千七百多人。农民画艺术节成为中国农民画的艺术盛会 2001年11月18日,经文化部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首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在新建成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23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画乡的上千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2004年9月12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建设成果展暨第二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在嘉兴市秀洲区的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开幕,创造了中国艺术节(分类项目)首次在县(区)举办的纪录,也使本乡本土的“草根文化”登上中国艺术节的殿堂,秀洲农民画画乡建设也跨入了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一个小小的县级区先后承办 “全国农民艺术大展”、二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三次全国性大型活动铸造了中国农民画画乡建设的辉煌,提升了秀洲文化的感召力,也提高了秀洲区在全国的知名度。
农民画是秀洲的一个文化标识,也是历届政府聚焦的主要文化工程。20多年来,秀洲区积累的农民画基地建设、人才培育、品牌发展的成功经验,正在迁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目前,一座融运河水乡文化和农民画艺术研究相结合的秀洲区农民画中心新馆正待动工新建。
来源:
区教文体局
作者: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