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嘉兴日报·秀洲新闻》以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守望身边的河道为题,报道了王江泾镇沈家桥村何阿宝等“三老”监督员以强烈责任感开展“清三河”现场和身边河道保洁巡查监督的事迹,读此报道,不禁被他们那种高度负责、认真执著地呵护和守望家乡河道清洁的责任心所深深感动。
据了解,开展“五水共治”以来,王江泾镇在每个村、社区都组建了“五水共治”社会监督员小组,由责任心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技术人员担任监督员,对“清三河”、防洪工程建设和河道保洁等进行巡查和监督,取得了显著效果。
今年初以来,秀洲全区上下狠抓“五水共治”,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区176条垃圾河已经全面完成整治,黑臭河的整治也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区水质稳定改善,确保了市本级饮用水源安全,成效有目共睹,广大干部群众为之叫好。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水体一旦被长期污染,要想还其本来面目需要一个长期治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对已经治理的黑河臭河垃圾河道如果不加维护和长效管理,是很容易反弹的。这就需要对已经治理过的河道实行持续不断的管护,确保河道不再受到二次污染,保持河道水体经常清洁,才能真正取得治理效果。
笔者以为,在长期管护河道过程中,采用监督员小组开展巡查和监督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仅限于监督还不够,需要大家一起来呵护和守望自己身边的每一条河道。作为每一个城乡居民来说,都应切实增强水是人类生命之源的意识,以家乡主人翁的态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管护好自己身边的河道,在自身做到不污染水源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监督责任,不要再让身边的河道受到污染,这样才能不断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我们自己家乡的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