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金九银十”迎装修 消防提醒注意安全

2014年9月18日 11:03 [ ] [打印]

  秀洲新闻网9月18日讯 摆脱了夏日的闷热,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正是一个适宜装修的季节。秋季装修的好处颇多,比如因为气候干燥,木质板材不易返潮,涂料、油漆容易晾干等,不少业主都愿意选择秋季进行家庭装修,但也需警惕火灾隐患。

  市民对装修安全的认知度不高,也直接导致了装修火灾危险系数的增高,笔者走访了辖区一些正在装修的小区发现,随意拆改建筑墙体、随意装饰阳台或改作它用等现象普遍存在,而市民对装修安全禁区也全然不知。“我媳妇比较喜欢特别一点的设计,我就琢磨着弄个拱门试试,有点浪漫气息,给她个惊喜”。正在准备新房的王先生说道。“我家房子本来就不大,但是杂乱的东西又很多,反正我们可以去顶楼晒衣服,把阳台改成储藏室,空间的利用应该算合理。”市民李女士告诉笔者。

  秀洲消防防火参谋表示,开门凿洞,增扩门窗尺寸,设置各种拱门、工艺窗,拆掉连接阳台门窗下的墙体,甚至拆掉整堵墙面,这些固然可增加居室的美观,但是所拆改的墙体是承重墙或具有防火功能的墙体,则会降低耐火等级,使房屋整体的安全性能下降。而阳台是火灾情况下的一个“安全港湾”,事实证明,火场中很多人都是通过阳台得以逃生的,因此保障阳台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用防盗网或护栏将整个阳台封闭或将其改成储物间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为了将预防家庭火灾的理念贯穿于家庭生活的始终,确保市民在装修过程中不埋下安全“导火线”。秀洲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市民,在家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采用可燃和易燃材料。市民在进行装修时,尽可能不用可燃和易燃材料,建筑材料根据自身的燃烧性能可分为四大类,即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可燃和易燃材料会增加居室的火灾风险。有的家庭装修,使用大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材、胶合板去做吊顶、墙围、包装门窗、地板、家具、隔断甚至吧台,使家里成了“柴禾垛”,这无疑增加了火灾荷载和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极大困难。避免使用燃烧后产生大量毒气的建材。不要将物品,尤其是可燃物堆放在影响疏通的部位或用火频繁及易产生高温的地方,如灶台、取暖器附近。

  二、注意电气线路敷设和安装,近年来,火灾统计表明:我国电气火灾在所有火灾中的比例约为30%左右,在居民家庭火灾中则占有更大的比例,所以在家庭装修时要十分注意电气线路的敷设和安装,不能图便宜使用假冒伪劣的电器元件,防止“小马拉大车”,保证线路能在电器添置的情况下不出现过负荷情况,避免因线路起火而引燃室内其他可燃物,保持原有家庭电气线路中的接地、接零线,不要私自拆除,尽量保持原有的安全作用。

  三、不影响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功能。很多市民为美观遮丑留下安全隐患,在窗户围栏上不留逃生的门,将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的阀门封死在墙里或顶棚里,将通风气窗封死,减小了门的宽度和疏散走廊的宽度,将消防栓、火灾报警探头、喷头等消防设施遮挡“美化”起来等等,用生命安全来换取美观,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时下,装修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家庭火灾事故比例的不断增长,让我们意识到家庭防火的重要性,家庭防火的源头就是要从装修开始。一旦装修防火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给今后生活留下安全隐患,家居环境改善不光是为了赏心悦目,同时也是为了健康安全。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通讯员 贾寅晴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走街串乡】红色“墙头”文化扮靓秀洲 市民边走边学防火知识
·农药沾到皮肤也会中毒 消防提醒做好防护
·消防提醒:天气潮湿谨防家电患上"风湿病"
·共筑"安全堡垒" 消防"直通车"开进农村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