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我市加快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2014年9月15日 08:45 [ ] [打印]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持续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市各地按照生态、优质、高效都市型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进行农作制度创新,推广农牧结合、渔牧结合、渔农结合等新型种养模式,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来自市农经部门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全市已落实生态消纳地50.7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72.5%;改扩建标准化水禽场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36%;完成1258家存栏50头至100头生猪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任务完成率达101.2%。上半年,全市61家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共收集畜粪20.4万吨,生产初级有机肥7.3万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4.4万亩、商品有机肥3.09万吨,减少化肥用量1867吨、农药用量34.7吨。

  然而,作为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农业大市,我市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主体小、生产技能单一,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健全,上下游产业联系不紧密,资源利用率、产出率低,掠夺性开发农业资源等问题,面临着农业产业难以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难以实施,美丽乡村难以建设,农民增收难以实现的压力。在破解资源环境瓶颈、改善农业生态状况、挖掘农业增长潜力方面,嘉兴该如何破题?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了明确答案,就是要彻底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增长方式转变,有效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管理、示范带动,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农作模式集成创新的载体,以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手段,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标准,以统筹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循环农业产业为着力点,推进生产技术、装备技术、环境技术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构成产业布局生态优化、资源利用循环高效、生产清洁产品优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实施意见》对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的主体加以分解,对每一项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量化”: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市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全面推广节水节地节能技术,“万元千斤”粮经轮作面积40万亩,稻田养鱼4.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1%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80%、5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达85%以上,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增长30%以上,集约化水产养殖排放尾水处理率达60%以上;农作物秸秆、规模畜禽养殖排泄物、“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97%、95%以上,初步构建起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体系;全市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主要农产品中“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比例达到50%。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吕 玲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关注生态环保事业以身作则规范管理
·关注生态环保事业以身作则规范管理
·秀洲公园“增色”生态田园新城 印象关键词:宜居、生态
·陡门生态农场:采摘火龙果供应中秋市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