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科技注重创新 整治促进提升 洪合镇印染企业向人才和科技要“红利”

2014年8月19日 08:31 [ ] [打印]

   “厂里腾出1000平方米的废弃车间,准备用于新建污水处理设备。”在秀洲区洪合镇嘉兴市富胜达染整有限公司内,公司副总经理凌国强表示,企业目前的污水排放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但还是想通过引进更新的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降低污水排放,一方面有利于环保,同时也可以提升污水回用率,扩大产能。

  在洪合镇的印染行业整治中,除了收购、兼并、重组一批“低、小、散”企业,还有不少原本已经“达标”的印染企业,抓住行业整治契机,不断寻求突破和自我规范提升,通过“机器换人”、科技创新等方式,向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强的科技型企业提升。

  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最初,企业希望利用高校实习基地的优势吸引高学历人才。”凌国强表示,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生产强度大,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让不少大学生望而却步。

  “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2012年开始,这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与高校联合办班。经过为期3年的学习后,学员将拿到对口专业的大专文凭。“当年企业里一共有49人通过了成人高考,顺利入学,他们大多有着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在这个培训班里还将学到更专业的染整技术和理论。”

  平时上班,周末上学,课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尽管第一批“工人学生”还没有毕业,但工人们不断提升的理论水平已经开始显现优势。通过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当做课题研究,企业的一个QC小组把包装头捆扎方法的技术改进指定成了企业的生产标准,“一年节约的包装袋成本上万元,而且产品更美观实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于整个洪合镇的印染企业来说,人才及科技创新的优势远不止如此。通过与高校联合、引进科技特派员,全镇范围内的印染企业中,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市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新产品1项、市级科技项目3项、发明专利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正带领着全镇的印染企业逐步向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强的科技型企业转型提升。

  同样抓住印染行业整治的契机进行“机器换人”、科技创新的企业,在洪合镇还有不少。作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嘉兴汇顺纺织染整有限公司今年6月30日顺利通过了区级验收。企业投入100多万元更换的数码印花设备已经投产,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接下来还准备增加20台数码印花设备,取代原先的手工印花。一台机器只需要一个工人就能操作,人员减少50%,但产能可以提升60%至70%。”企业负责人郁顶华说。

  除了更新升级生产设备,该公司新建的日处理量达3000吨的污水处理站也开始显现其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优势。处理后的污水COD浓度在100mg/L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目前这套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正式使用后,每天可回用污水1800吨,中水回用率达50%以上。”郁顶华说道。

  据了解,洪合镇在整治印染行业过程中,鼓励企业间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空间换地”、“机器换人”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能,做大做强,预计技改投入近3亿元,淘汰高能耗设备300余台。今年1至7月份,全镇印染企业工业总产值4.5亿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2.3万吨/日,全部实现印染废水独立处理后入网。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祁晨婷 通讯员 王永华 周益钦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快递公司开展消防演练
·屋顶发电让企业迎峰度夏有底气
·纳米研究院:嘉兴传统产业革新助推者
·提高新居民法律意识法制宣传进企业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