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公共交通路线改道的消息在王店镇上成为百姓们热议的话题。按照《2014年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王店镇、建设集镇、蚂桥集镇至市区的241路、242路和243路公交车计划改变原来的线路。消息传出后,不少村(居)民纷纷对此提出意见,认为改变后的公交线路会对自己的日常出行造成影响。
这种民意的呼声由当地一名市人大代表反映到了市运管部门,他就是浙江嘉民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培林。他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听取了群众意见,会同洪合镇的另一名市人大代表、王店镇的一名社区主任和学校校长等到市运管所反映民意。经交涉后,市运管所表示会充分考虑群众意见,暂缓这项工作,这件事得到王店百姓的大力赞扬。
依托社会力量将可能引发的矛盾掐灭在萌芽中,这是王店镇“三治”建设的全新探索。在本地挖掘一批有威望、社会公益心强、群众口碑好的企业家,依托这些社会力量第一时间参与矛盾解决,架起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使大量社会问题在基层就得到有效化解,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除参与公交线路反映民意外,沈培林还在协助解决沪杭客运专线征地拆迁、村民邻里矛盾调解等一批重点工程及纠纷化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去年“菲特”台风期间,王店镇红联村某村民翻越沪杭高速公路护栏导致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蚂桥片区企业家、区政协委员董见麟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参与协调,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上半年,海王公路修路工期延长,周边浴霸和集成吊顶经营户意见很大,王店片区企业家兼工会协会副会长姚松良得知情况后,主动在职能部门和经营户之间协调。在他的努力下,职能部门及时听到群众的呼声,立即修建了便道方便村民出行,经营户们也理解工期延长的原因是需要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因此给予了配合和支持。
为什么王店镇的这些企业家这么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王店镇分管社会治理的负责人。据了解,除了这些企业家本身热心公益外,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也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因素,他们依托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在助推乡风文明和平安建设上发挥了重要力量。“他们是我们王店的‘乡贤’,是民意的‘代言人’,能反映百姓的呼声,使百姓对政府更加信任,社会治理开展得也就更加顺利。”该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企业家大多热情回报社会,在捐款捐物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和参与“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的同时,参与家乡社会治理也成为回报社会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