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喷水织机整治力保秀洲水环境 试问秀水清有期②

2014年7月21日 08:31 [ ] [打印]

   几米宽的水面透亮清澈,新修的水泥护岸整齐干净,岸边和民宅之间是一排整齐的灌木……在秀洲区王江泾镇红联村虎哨浜,一幅水乡风景画跃然眼前。原先因两岸家庭作坊中喷水织机排放废水而被污染的河流,早已旧貌换新颜。

  水环境,是检验转型升级的绝佳视角。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转型升级是否成功,一大标志就看那里的水怎么样。对于秀洲而言,必须处理好喷水织机的转型升级问题。而虎哨浜水环境的改变,见证了上半年秀洲区喷水织机整治所取得的成效。

  今年秀洲区在喷水织机整治工作中,加快了喷水织机行业“控新治旧”步伐,全面强化源头管理,积极推动减量工作,淘汰无条件纳管的喷水织机。昨天,区治水办提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第三轮9座新扩(建)污水集中处理站中,2座已完工,2座在建,其余5座正在办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全区计划淘汰855户8219台,今年上半年已签约743户6735台,已淘汰551户4597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秀洲区丝织业得到迅猛发展,导致喷水织机数量持续增加,给该区北部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已成为该区治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今年初,秀洲区通过出台《秀洲区喷水织机行业管理办法(试行)》和《秀洲区喷水织机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对喷水织机污染进入实质整治阶段。春节后,面对“五水共治”的新形势,再次将喷水织机废水治理工作往纵深方向推进。

  王江泾等北部三镇,是全区喷水织机的集聚区。自治理工作开展后,三镇按照全区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完成全面摸底调查,制定整治淘汰办法,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治理工作。王江泾镇展开了3期喷水织机集中治理,对田乐村等10个村新(扩)建了处理站5座,建设收集管网54.5公里。太平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23家企业全部入网,回用率达100%。新塍镇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推进纳管整治,今年扩建原有4座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新建3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铺设延伸管网,对喷水织机相对集中区域,实施新建处理站方案。油车港镇针对织机分布散、户均织机少和处理站管网延伸成本大、效益低等特点,积极鼓励转产停业,实施淘汰,分整治区、淘汰区分步分批推进。

  要想巩固整治所取得的成效,需要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为此,秀洲区还引入专业管理,实行服务外包,鼓励污水集中处理站引进专业公司实行委托运营管理。王江泾镇1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以及油车港镇上睦村污水集中处理站委托专业公司运维后,大大降低了排放污水的COD浓度,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同时秀洲区还加强水质监测,在喷水织机集中区域的下游主要河道设立监测断面,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水质存在异常现象的,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所在地政府,并及时采取措施。

  污染不停,治理不止。接下来的时间,秀洲区还将严格按照“控新治旧、集中治理、规范管理、提升产业”的原则,以开展喷水织机污染专项治理行动作为“五水共治”的重要抓手之一,切实强化行业准入管理,深化污水集中纳管治理,加快行业转型,确保在2014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喷水织机行业水污染问题治理。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欧林 通讯员 向晓莉 沈鑫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触摸秀洲治水进程 水清 岸绿 景美 王西浜开启“夏日田园风”
·秀洲积极探索创新科学治水新路径
·秀洲积极探索创新科学治水新路径 试问秀水清有期①
·秀洲青少年争当节水小先锋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