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海宁在嘉兴范围首次推出了3条守时公交线路,承诺到各站点时间精确到“分”,市民只需提前5分钟候车,即能确保乘上公交车。一周多以来,3条守时公交线路运行情况良好,受到百姓好评。公交车因受路况、车流、红绿灯等因素影响,很难做到像地铁一样准时到达。“守时公交”能否在长期运营中坚持,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海宁“守时公交”这一举措的推行,是从乘客角度考虑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与鼓励。此举彰显出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交企业服务于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公交出行是解决城市拥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海宁推出“守时公交”,希望通过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交服务,提升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信心。这一举措应看作相关部门和公交企业的一种自我加压,精神可嘉。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守时公交”的局限性。比如,公交能否守时,不是由某个部门或者运营企业说了算,它取决的因素很多,与道路拥堵、上下班高峰、道路规划建设以及交通秩序管理等密切关联。另外,从国内其他城市推广“守时公交”的情况看,“守时公交”线路在线网所占比例较少,大多为郊区发车间隔时间较长的公交线路,车辆也很少,受惠人群并不大。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守时公交”在嘉兴还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条件,只有随着未来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和公交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公交线路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守时”。虽然“守时公交”难以大面积复制推广,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值得借鉴学习。仍以公交为例,打造方便、快捷、舒适、惠民的民生公交,不仅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途径,也可让市民领略到公交的舒适便捷,在细节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性化关怀和尊重。对于嘉兴来讲,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先公交路权、加密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智能信息化水平等手段,尽可能以人为本、站在百姓角度考虑问题,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绝不能留在口头上,应该推广复制到各行各领域,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行动上真正心系群众,通过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去展示、去兑现。只要各级各部门心存切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民生就能体现,民心也就能顺畅,目前我市开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治堵”等各项重点工作就能得到更多百姓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