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首批完成治理河道接受全面检验 秀洲“清三河”攻坚战完成既定目标

2014年7月11日 08:22 [ ] [打印]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今年,秀洲区将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作为“五水共治”的“当头炮”、“揭幕战”。半年过去了,“力争今年6月底前基本消灭垃圾河,年底前完成50%黑河、臭河整治”的既定目标进展如何?“清三河”专项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目前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和问题?……7月2日,秀洲区打响首批“清三河”验收战,全面检验秀洲首批已完成治理的河道。

  “清三河”是今年“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秀洲及早开始了前期排摸工作。346条总长382759米的“三河”排摸出来后,秀洲为这些河道量身定制“一河一策”,建立全区统一的“三河”信息库,实行统一编号入库管理,“三河”治理进度实时更新。“五水共治”作战图挂上墙,倒排“三河”治理进度时间表。

  “清三河”治理过程中,秀洲区通过清淤泥、活水换水、喷水织机控新治旧、封堵岸上排污口、拆除沿岸猪舍鸭棚、工业污水全入网、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保洁等一系列的治水项目,“三河”治理成效初显,部分河道已经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8天时间,区验收组成员实地查看治理好的每一条垃圾河、黑河、臭河,查阅每一条治理河道的台账资料。针对每一条随机抽查到的河道,验收组人员都以“鸡蛋里挑骨头”的高标准严要求来验收河道整治成果。此外,验收组还对各镇、街道“清三河”项目进展情况、“五水共治”捐款资金建设项目情况等台账进行验收检查。

  验收组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在这场“清三河”战役中,各主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治水之路。王店镇女企业家自发结成“治水联盟”,与10条垃圾河结对,与村嫂摄影队“结亲”,形成“女企业家+村嫂+河道”的监管模式。新塍镇西吴村将“五水共治”纳入村规民约, 以此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引导群众人人争当治水主人翁,切实自觉履行治水义务。王江泾镇全面推广家庭治污责任田制,通过划定“责任田”区域,指定“废弃水”出路和规定“达标户”的“三部曲”,使每户村民自觉维护好房前屋后“责任田”环境卫生,认真履行监督义务,切实有效保障“五水共治”治理成果。新城街道鼓励居民“随手拍”曝光污染河道,一旦发现排污口可以照片或文字的形式举报到新城街道治水办。

  从验收结果看,五镇两街道均完成年初既定的“清垃圾河”目标,“清三河”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目前,秀洲176条垃圾河已全部完成整治,治理长度为186.4公里;黑河、臭河开工治理170条,治理长度为144.5公里,已完成3年任务总数的73.6%。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验收组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四位一体”保洁机制没有及时跟进,部分河道还存在沉船、卫生死角等,个别河道依然未消灭直排型厕所,“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和“一河一档”资料尚需完善等。秀洲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清三河’,清是一种手段,短期内很容易出成效,关键是要进一步落实‘四位一体’的保洁工作机制来巩固成效。我们也希望各主体能以这次验收为契机,更要高标准严要求,从细节出发,再对已经整改完毕的河道进行一次排查,力争做到完美。”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欧林 通讯员 于显刚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秀洲区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秀洲区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敢于亮剑的气魄 百折不挠的毅力 全力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秀洲打响“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攻坚战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