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嘉兴雨水不断。在嘉兴不少公园、绿地、道路等,这些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网,然后直接排入河道。在市建委看来,这是极大的浪费,而且污染了河道。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建委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先后来到部分“水专项”示范工程点,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收集雨水 循环利用
在新塍镇的江南润园小区,各种蓄水设施随处可见。在占地约4公顷的滨河绿道公园,很少能见到排管,反而被植被浅沟、植被缓冲段等所取代,河里不少鱼儿正欢快地游弋。
负责该“水专项”示范工程技术规划设计的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王建龙博士介绍,雨水刚降下来时其实是很脏的,尤其是路面雨水污染较为严重,基本上以劣五类水为主,如果直接排入河道会导致水体污染。而通过景观河道、前置塘、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生态驳岸等设施的运用,可以实现90%左右的雨水内部循环使用,仅有10%的雨水经过生态处理排入河道,而其水质最好可达三类水标准。
“收集的雨水可以消除其中80%左右的污染物,并使其得到净化。”在王建龙看来,改善水质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通过雨水处理,还可以节水。”如果把这些雨水都收集起来,再进行二次利用,譬如把雨水过滤、去污后,用来冲刷厕所、浇灌绿化、洗车等,节水效益更大。据测算,仅江南润园通过污染控制、资源利用等,一年就可以节约1000吨左右的自来水用量,还可以减少20多万元的传统雨水管道费用。
昨天下午,在嘉兴植物园入口处的“水专项”示范工程示范点,记者看到,雨水经过下凹式绿地、植草浅沟等进行渗透,缓缓流入蓄水池。相关专家介绍,雨水经收集处理后,可以进行绿化灌溉,实现循环利用,同时提升植物园景观。
使市区河道水体“动起来”
国内不少城市水污染较为严重,饮用水水源面临安全隐患,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进行“水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选择嘉兴市本级等22个城市作为试点。市建委副主任方柏如告诉记者,嘉兴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但雨水资源利用率低,而且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突出,水环境面临严峻考验,“许多雨水还是直排入河道,雨水往往将路面、屋面的灰尘、垃圾通过下水道冲入河网。”为此,嘉兴从2011年起就启动“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利用生态绿道网和土壤的生态修复功能等,减少雨水对河网的污染。
据介绍,目前嘉兴已在全市众多小区、绿道、重点路段、公园、绿地等,全面推行“水专项”示范工程。昨天,市建委还特意组织全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进行现场参观,以提升理念和认识。市建委园林市政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现同步设计、同步竣工、同步验收,“在施工规划前,就要把雨水收集处理列入,并在验收时一并进行。”
记者了解到,嘉兴计划通过“水专项”示范工程建设,采取渗透、土壤净化、生物植物拦截等消除径流污染的措施,逐步增加市区各河道尤其是小河浜的流动性,从而使嘉兴市区河道水体“动起来”,提高河水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并降低内涝风险,从根本上改善嘉兴水环境质量。根据目标,2015年,嘉兴市区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市控断面基本达到四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