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通病。在治堵工作中,嘉兴通过积极倡导开展交通“258”行动(2公里范围步行、5公里范围自行车出行、8公里范围公交车出行),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并运用“加减法”完善公共交通硬件设施,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打造嘉兴治堵新模式。
日均2万人次骑行让城市更“绿色”
从今年4月起,在某国资企业工作的陈先生爱上了既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改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单位离家不到5公里,开车还要考虑停车问题,骑自行车更方便。”陈先生说,小区和单位门口都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很便捷,与开车相比,骑自行车上下班,既经济又环保。
对于江华来讲,公共自行车是他很好的健身工具,从今年5月起,每天晚上和儿子骑行成了必修课。“夏天骑车挺好的,既可锻炼身体,也可趁机和儿子交流感情,增进父子关系。”江华称。
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起,市区先后建立公共自行车网点300多个,目前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7000余辆,基本实现市区全覆盖。今年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又延长了租借时间。随着服务网点的增多,加上我市开展交通“258”行动的大力宣传,市交通运输局等市直机关领导、干部率先践行,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并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据统计,目前市区公共自行车日均租借量已超过2万人次,同比翻了两番。全市五县(市)两区已全部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县(市)网点全覆盖的地级城市。未来几年,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还将进一步完善,满足更多百姓绿色出行的需求。
优化公交网络让百姓出行更便捷
“治堵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造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在打造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公交网络。”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称,要让百姓积极响应交通“258”行动,就需要提高公交的便捷度。
据介绍,从去年以来,市区对28条主干公交线路进行加密,并对部分公交线网进行了优化。为方便周边乡镇老百姓的出行,还陆续开通了市区至七星、新塍、王店等镇街的夜班车。除此之外,市区还建成“高铁线”和“客运中心线”等两条公交专用道,全长12.2公里,并同步配置公交优先信号灯和监控设施,保障公交专用路权,提高了运行效率。
据统计,目前市区公交车(包括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1042辆,城市公交运营线路76条,城乡公交线路55条。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百姓出行更便捷,市区今年还将建成市第一医院、运河新区、秀洲区行政中心3个公交枢纽站,引入市区多条公交线路进站换乘,实现城市公交之间以及与城乡公交零距离换乘。同时,市区还将新增10公里公交专用道,对12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并对7条线路投入新的运力进行加密,进一步方便百姓出行。
运用“加减法”撑起绿色交通
“我们还将运用‘加法’和‘减法’为绿色交通提供硬件支撑,打好治堵战,在解决源头性问题、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市治堵办有关人士表示,治堵“加法”,将围绕“增”和“建”字做文章,增公交、增车位,完善城市路网、城市循环交通网和城市智能交通网。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区已经排定的治堵计划,今年市区将新建(改建)商务大道、纺工路等6条主干路,打通由拳路、双溪路等7条“断头路”,并启动三环东路贯通工程,缓解市区南北向即时性拥堵现象。公共交通打造方面,今年市区将建成秀洲公交停保场,建成新篁、油车港老镇、田乐等8个公交首末站,并计划新建(改建)港湾式停靠站28个、候车亭316个、站牌设施450个。另外,在全市已累计建成绿道约700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全市将新建绿道不少于100公里,并重点建设位于城区内、小区边、市民身边的亲水绿道。
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今年将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城市外围空地和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其中完成西马桥小区、清华小区等4个居住区停车位改造,增加停车位200个,重点推进望吴门等停车场建设。
治堵“减法”,主要是减少主城区道路路面停车位。在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方面,今年市区将减少路面停车位1900个,其中重点区域减少1200个。另外,治堵围绕“管”字做文章,努力减少城市交通流的生成量和路网负担。今年将加强路面交通秩序严管,加快堵点、堵段等重点部位通行环境优化和功能设施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