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新居民子女溺亡比例超80%
这几天,在洪合打工的四川人肖元亮为将8岁的儿子暑假送回老家,没少跟妻子拌嘴。去年,他目睹了老乡的孩子溺水后,一直很难忘记。因此,今年暑假,没时间带孩子的他决定让儿子回老家。
每年的夏季,尤其是暑期,嘉兴不少地方都会发生学生溺亡的悲剧,溺水事故已成为危害学生安全的“恐怖杀手”。
暑期即将到来,嘉兴市防范溺水事故的形势不容乐观。
调查:
溺亡者超八成是新居民子女
就暑期未成年人容易溺水的问题,2013年,秀洲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吴卫祥做了一次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让很多人感到吃惊:该区每年暑假都会发生六七起未成年人溺亡事故,其中超过80%的溺亡事故,对象都是新居民子女。
吴卫祥得出结论,溺亡的未成年人平均年龄9岁,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2013年发生的6起溺亡事故中,除了一名是本地人外,其余的都来自云南、四川、河南等地。新居民子女溺亡比例高达83.3%。
记者查询了以前的相关资料,几乎每年未成年人溺亡事故都会被提起,一个个数字让人心痛。
2006年6月25日至8月15日,嘉兴共有14名新居民子女非正常死亡,而吞噬这些小生命的两大主因就是交通事故和溺水。其中溺水死亡的共8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为5人,因其他原因死亡的是1人。
2007年夏天截至7月份,秀洲水域内共发生11起溺亡事故,其中学生溺亡事故5起,大多为新居民子女。
记者发现,溺亡事故在每年的5月到8月多发,地点多在农村或者城郊接合部的水域。
“溺水的原因多样,其中,私自下水游泳、在河边玩耍不慎掉入水中而溺亡成为悲剧最主要的发生方式。”吴卫祥说。
通过不少悲剧分析发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溺亡的新居民子女很多都是从山区来的,他们中不少人不懂水性或者没下过水,对涉事水域的情况又非常陌生。此外,这些水域一般地处偏僻,周围很少有人,等到大人得知消息时,为时已晚。
预防:需多种措施并举
暑期即将到来,遗憾的是不久前市本级已经有未成年人溺亡的悲剧发生,警钟敲响。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更多的悲剧发生呢?记者发现,每年暑期之前,浙江各地都会关注这个问题。
2012年起,杭州每年都会下发《关于建立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联动机制的通知》,通过公益广告、教育专题报道片等形式,提醒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学生要牢记“七不”: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水边玩耍嬉戏,不盲目下水施救。
不久前,宁波市疾控中心举行“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溺水干预项目”的启动仪式,意味着针对外来儿童溺水的现场干预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推出了很多举措,除了常规的科教宣传外,还建立学生“安全小组”和家长“防溺水护苗队”,通过同学互相监督和举报、志愿者家长报告等形式发现学生的溺水高危行为,并对学生和家长启动“约谈”机制,减少学生的溺水高危行为。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在全国只有广东省和宁波市两个试点。
而在吴卫祥看来,要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发生,除了积极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等外,还要加强乡镇公共游泳场所的建设,并逐步将游泳技能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
据吴卫祥介绍,目前公共游泳场所建设在海宁一些乡镇已经开始实施,所以他一直想去这些乡镇看看,如果能在秀洲区的乡镇推广,也是预防未成年人溺亡悲剧的重要措施。据了解,秀洲区5个镇都有民工子弟学校,但没有一个地方有公共游泳场所。
而记者在洪合、王江泾等地调查时发现,很少有企业或单位为新居民子女提供安全健康的休闲场所。因此,监护人在干活时,孩子们就自己到外面去找乐子,游泳、钓鱼等,这是他们最为常见的活动。很多时候,悲剧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
实际上,每年放暑假之前,嘉兴教育部门都会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家长重视并预防中小学生各种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