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堆满建材垃圾的荒地在师生们的巧手装扮下,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植物园。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的“小陶子实践园”,只见4亩被开垦的荒地大致划分为5块,从东到西分别间隔种植了红枫、桂花、樱桃,这是固定作物,中间两块则是季节性作物园区,当季种着茄子、辣椒、玉米、番薯、甜瓜等果蔬。尽管现在还没有到瓜果成熟的时节,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秧苗也让人看得欢喜。
“这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活教育方式。”据校长张玉甫介绍,建设中心小学是嘉兴市陶行知实验学校,因此植物园冠名为“小陶子实践园”,“小陶子”的意思是“陶行知先生的小弟子”,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著名教育理念。虽说建设中心小学大多数学生都是农村娃,但他们从小对农村常见的作物却知道不多,更别提亲自动手栽种了。因此,学校将原先废弃的荒地开垦出来,设置“小陶子实践园”,让学生自己规划、自己种植,从中体验劳作的乐趣。
了解规划背景、组建合作小组、上网搜集资料……建设中心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小陶子实践园”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五(3)班为例,同学们对在校师生进行“调查采访”,了解他们的设想和植物种植方面的知识,并开展了问卷调查,从问卷整理中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小陶子实践园”的规划图设计提供了依据。在众多学生自己设计的规划图中,挑选出优秀作品,按图平整和规划荒地,细心的孩子们还从网上买来小栅栏等装饰品,安插到各自班级所属的区域。
该校三年级到六年级共24个班,每班都有一块小小的“自留地”,一部分热爱园艺的学生纷纷认领农作物,像宝贝一样呵护它们成长,五(3)班的马葛焕、倪世杰和张文静是其中的佼佼者。从认领第一颗甜瓜苗开始,张文静就养成了写生活日记的习惯。“比如说甜瓜吧,从播种开始,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长高了没有,定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和我的种植心情。”这名四川籍小姑娘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山区,对种植并不陌生。2009年跟随父母来到王店镇定居,“小陶子实践园”给了她重新施展拳脚的机会。
马葛焕和倪世杰平时不爱写生活日记,但对农作物的付出一点都不比别的同学少。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番茄、辣椒和茄子一点点长大,他们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马上要放暑假了,我们已经和老师说好,还要经常回学校浇浇水、松松土什么的。”两个小男孩告诉记者,虽然同学们马上要升初中了,但对“小陶子实践园”的感情不会改变,他们会经常回母校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