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王店镇被列入嘉兴市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小城市建设由此成为引领王店镇全局工作的“一条主线”。但是,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厨卫电气、保温新材料、现代纺织和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王店新型城镇化的脚步相对滞后。如何补齐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这块“短板”,这不仅是王店小城市试点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保障民生权益的职责所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王店镇党委书记周小明带头组建“老旧社区改造班子”,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老旧社区走访调研,挑起加快城镇建设的重担,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在小城市试点建设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6月4日下午5时许,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周小明再次来到镇区的梅溪新村小区走访。王店镇的“镇河”有一个动听的名字——梅溪,梅溪河两岸是窄窄的街巷和高低错落的市井人家,梅溪新村小区就坐落于此。因为建成年代比较早,昔日的梅溪新村如今已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杂乱的绿化、破损的道路、斑驳的墙体都让小区显得格外的破落。
更让周小明担心的是,“这里的地势特别低。”在去年10月“菲特”台风来袭期间,整个梅溪新村小区受淹严重,居住在此的600余户居民,只能临时搭砖头铺路出门,在前两次走访中,周小明就听到居民在议论又到汛期,小区会不会再次受淹。“堤岸修护,危旧房改造,破损道路修补,雨污分流管道铺设,小区日常保洁……这几件事必须按步骤尽快展开。不能让居民在今年汛期再次受淹,这是当务之急。”周小明一边走访查看,一边回头和镇城建办的工作人员说。
“梅溪新村的改造方案已经完成,眼下正处于立项过程中,改造工程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动工。现在度汛的临时方案也已经完成,能够确保小区不再受淹了。”城建办的工作人员当即答道。据介绍,包括梅溪新村小区在内,今年,王店镇将对位于镇中心区域的老旧社区实施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在1000多万元,改造完工后,将使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王店镇城建办工作人员说。
其实,梅溪新村小区的状况不过是王店镇整个城镇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作为杭嘉湖平原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王店镇历来经济繁荣、市镇发达。因此,在王店镇区范围内,因各种不同历史原因,遗留下来了一些老厂区、老社区、老房子,由它们组成的一个个老旧社区,虽几经建设改善,但仍存在基础设施先天不足,道路交通拥堵,用于居民娱乐休闲的公园和广场配套设施缺乏等多方面问题。
在周小明的办公室,一份份通过走访收集上来的老旧社区居民意见和反映材料,堆满了办公桌的一角。“社区居委会门口和各小区都要安装路灯”、“碰到高压线的树木有安全隐患急需修剪”、“常睦桥集镇区域道路下水道需要维修”、“露天菜场需要整治”、“塘桥街需要设立消防栓”……“看得出,这些反映都很迫切。王店镇老旧社区的问题确实有很多,难度也很大,但必须一项项设法解决,这是对群众负责!”周小明斩钉截铁地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在这样的群众观指导下,周小明和王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加快小城市建设,满足群众民生诉求”为切入点,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中,倾听民意、解决民忧。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王店镇将老旧社区改造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之一,真正抓住了民生诉求和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在这个创建市级小城市的关键年,通过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优化城市形态,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实现由“镇”到“城”的跨越。
小城市建设涵盖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建设、改革创新等多方面,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老旧社区改造是一项长期的攻坚战,既需要各部门单位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群众的理解和监督。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最要紧的是不能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对于群众期望值较高的改造项目,要给予优先考虑。”周小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