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而对于嘉兴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来说,今年是“五水共治”全面铺开之年。今年以来,我市无论在环境执法还是“五水共治”中,都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向污染宣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1至5月,嘉兴市区及各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其中平湖市、海盐县为优秀,嘉善县、海宁市、桐乡市、嘉兴港区为良好。今年1至5月,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率为7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9%。
一项项执法“向污染宣战”
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了针对外排污水企业的专项执法行动、推进工业企业污水入网专项执法行动和以饮用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执法行动为重点的水环境污染专项执法行动,严打污水外排污染环境行为,推进污水入网,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针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又重点开展了涉磷企业环保专项检查、石矿加工行业环保专项检查和生猪养殖污染执法检查。
截至4月底,全市今年在水环境污染执法方面共检查企业8936厂次,限期整改293家,立案查处409件(其中未批先建81件),处罚金额777.02万元,关停取缔68家,与公安联合检查88次,移交公安案件26件,刑事拘留78人。仅4月份,全市在水环境污染执法方面就出动3769人次,检查企业2052厂次,限期整改98家,立案查处94件(其中未批先建35件),处罚金额257.88万元,关停取缔18家,与公安联合检查27次,移交公安案件11件,刑事拘留34人。
“环保部门将继续围绕‘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把环境执法作为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加大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力度,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市环境监察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月又排定了多个专项行动,针对热电企业,即将开展环境执法人员驻厂检查;针对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情况,要“回头看”,防止污染反弹;针对饮用水源地环境情况,还要进一步开展重点督察。
在对污染源头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我市还按照“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推进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取缔非法企业3家,淘汰关停企业176家,原地整治提升完成171家。
一个个改变令人欣喜
秀洲区洪合镇建北村的木桥港河道,曾经沿岸垃圾多、杂草丛生,如今已是一条两岸整齐美观的生态河浜;新丰镇金章村的花家浜,曾经河道里堆满了垃圾,村民经过都要捂着鼻子,如今无论是河面还是河岸都干净了,岸边还种上了绿化……放眼全市,已经有1666条垃圾河、517条黑臭河的面貌焕然一新。
“清三河”行动是“五水共治”的“头炮”,各地“清三河”行动都在如期进行,全市5864名各级河长带头,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深入动员,22.7万名党员积极行动,各地纷纷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先锋队”、“创森治水突击队”等治水队伍投身“治水大军”,目前,列入整治名单的垃圾河清理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全市河道面貌改善明显。今年1至5月,嘉兴市区及各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其中平湖市、海盐县为优秀,嘉善县、海宁市、桐乡市、嘉兴港区为良好。
在水环境面貌有所改善的同时,今年上半年的空气质量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考核预评估结果为良好,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二。今年1至5月,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率为73.6%,去年同期为57.7%,优良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9%。
一系列活动可以参与
无论是“五水共治”,还是大气污染防治,全体市民共同参与。本月初,市生态办启动了嘉兴市2014“五水共治”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整个6月份,有一系列适合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活动即将进行。
环境保护,需要小手拉大手,本月的不少环保主题活动都在青少年中展开,给青少年一个展示环保理念的大舞台。如青少年科普剧创作大赛、省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绿色引领时尚”环保时装秀比赛、“巧手变宝”环保制作比赛等活动,还有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
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组织面向公众的环保知识有奖答题竞赛,读者可登录嘉兴在线或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参与环保知识竞答。
“河长制”启动1年多了,嘉兴的不少河道面貌有了改善。6月至12月,我市将启动“美丽嘉兴清水游”活动,组织游客亲临嘉兴的江、湖、海、湿地和水乡古镇等,了解嘉兴水的历史,体验嘉兴水的魅力,以进一步激发人们关注保护河流水域和生态环境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