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将在5月底前完成,可腾出办公用房789间和科技局、教育局、新居民事务局、公积金中心等办公楼10栋……”昨天,海宁市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七项整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就前一阶段该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与海宁市委常委会带头开展“七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按照“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的要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海宁从具体事抓起、从细小处改起,“七项整改”以“真改、彻底改”的决心和行动,让群众从活动一开始就切身感受到了变化。
以小见大,立查立改见真章
“‘搬家’之后,办公面积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工作氛围也更浓了。”海宁市教育局局长沈林华说。日前,按照“七项整改”的要求,海宁市教育局搬入该市人力社保局办公,整体腾退出来的旧办公楼将纳入城市有机更新规划。
据统计,到本月底,海宁市各部门(单位)共腾出办公用房789间、办公楼10栋,总面积2.7万平方米,办公用房规模缩减16.14%。腾出的空间将用作社区公益用房或进行有机更新、置换竞拍,并将所得全部用于“五水共治”。
以整治办公用房为首,机关小食堂、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赴外体检、社会兼职以及本人及近亲属违建拆除,这7项都是公务中与“吃”、“住”、“行”相关的细枝末节。海宁市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而整改正是从这7个方面切入。
“小事”何以成为集中整改的发力点?“7件‘小事’以小见大,它们正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所在,在7件‘小事’的背后,是‘四风’问题与特权思想。”海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沈雨祥说,“选择这7个方面的问题率先整改,就是要从具体事抓起、从小事改起、从身边事做起,以认真精神和务实举措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变化。”
行动方能见真章。在实施办公用房整改之外,今年前4个月,海宁市公务用车费用同比下降15.97%,公务接待经费同比下降66.3%,“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8.5%,同时行政中心小食堂取消;机关单位赴外体检一律“叫停”;截至目前,共有65名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违规在社团和企业兼职得到清理;此外,到本月底,第一批排摸出的69名领导干部(含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应拆违建7013平方米也将全部拆除。几个月来,海宁市“七项整改”雷厉风行,令党员群众纷纷“点赞”。
自上而下,先学先行作表率
从5月20日起,海宁市开始对住周转房的市领导实行集中接送上班,而在此之前,该市市领导公务用车已取消小号车牌,全部张贴公务用车标志,带头不开“特权车”、“霸权车”。另外,按照海宁市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的承诺,早在3月底,海宁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就带头完成办公用房整改,腾出办公用 房面积1300平方米。
“万事开头难”,在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之初,海宁市委常委会率先带头整改,以“真改、彻底改”的决心和行动,为该市“七项整改”打开了局面,为该市教育实践活动“打样”示范,让干部群众直观地感受到了变化。
领导带头、班子带动,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海宁市委常委会发扬认真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七项整改”身先士卒,“八项治理”和“八大民生行动”每一项都由一名市领导领衔推进。
“到联系点不少于一次、接听一次市长电话、接访下访一次、走进一批企业、夜访一批农户、参加一次民情分析会。”在海宁,市领导每月联系群众“六个一”制度正在成为常态。
据统计,截至目前,海宁市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征求到意见4009条次,其中“四风”方面1603条次。各级党员干部驻村助村、进企解困、入户帮扶,走访农户117492户、企业4551家,“第一书记”和农村指导员村村覆盖。
带头学习谈体会,带头值机听民声,带头走访征意见,带头查摆找问题。通过媒体公布,海宁敞开了22条群众反映问题的“绿色通道”,由市领导与职能部门领导牵头,做到了常规性问题当场办理;部分涉及政策或较复杂的问题,通过“网上交办”平台集中交办或以领导交办的方式,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市领导牵头进行集中攻坚,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七项整改”先声夺人,对于下一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海宁市委常委会列出了带头常态听民声、带头“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带头取消“台账式”考核、带头执行公务接待规定、带头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带头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等6个“四风”方面问题和解决农村刚需建房、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建筑垃圾和工业固废处置等4个工作层面问题,作为第二批“6+4”整改项目,由市领导领衔整改,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努力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