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名片】
计兴荣,男,52岁,秀洲区王江泾镇莫家甸村党支部书记,市“优秀共产党员”。
【一句话承诺】
当一天村干部,就要为百姓做一天实事。
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带领村民修好了环村公路,架起了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彩虹桥”;把全村喷水织机排出的污水统一纳入污水管网,还村民碧水清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添置文体设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走进王江泾镇莫家甸村,一说起党支部书记计兴荣,很多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从1982年起,计兴荣先后担任原南汇镇小曲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镇团委副书记、村办企业副厂长、厂长、村委会副主任,1995年7月任小曲村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任华联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9月任南汇村党总支书记、经联社主任,2012年5月至今任莫家甸村党支部书记。32年间,他奔忙在基层第一线,全力为百姓办实事。“到一个村,就能治理好一个村”,这是村民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上任一年:摘掉“贫困村”帽子
2002年,华联村还是个区级贫困村。计兴荣上任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负债达120万元的“烂摊子”。
积极出谋划策,激活体制、盘活存量、控制成本、发展特色养殖业……在计兴荣的带领下,华联村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接下来的4年,全体村民齐努力,交出了一本神奇的“账本”:华联村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还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村公共事业建设。2006年,华联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亿元,村级集体收入1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380元,村级经济各项指标均走在了全镇前列。
2007年9月,计兴荣调任南汇村党总支书记、经联社主任,当时全村经常性收入只有25.35万元。他便运用自创的“减压力、活动力、借外力”的方法,带领村民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5年后村经常性收入翻了一番。他到莫家甸村任职后,2013年村经常性收入达到了39.98万元,比2011年大幅增加。
巧施一计:还村民碧水清流
南汇村私营经济较发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村民便开始依靠喷水织机致富,随之而来的,却是河道和农田被污染的问题。“别说喝水了,连洗衣服都嫌脏!计书记,你可得想办法帮帮我们啊!”上任第一周,计兴荣便被求助的村民团团围住。
初来乍到的陌生感还没消除,计兴荣便开始和其他村干部研究探讨污水处理工作,最后决定建造污水处理厂。
劝说喷水织机企业集中处理污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南汇村共有50多家企业,2000多台喷水织机。当时经营不景气,而污水入网每台织机要交1000元钱,刚开始入网的企业只有三四家。计兴荣便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他记不清自己究竟跑了多少趟村民家,又吃了多少回闭门羹了。“当时有部分企业已经新上了污水处理设备,却没有规范使用,也拒绝接入管网。”计兴荣说。后来,他想出一条妙计,和那些“钉子户”企业主签订环保承诺书,要求他们及时处理污水。经营户们心想还不如接入管网,统一处理更方便,就听从了他的劝说。
2008年10月,总投资42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启动建造,2009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村里的水越来越干净了,我们心里十分感激计书记。”很多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修致富路:实现村民夙愿
莫家甸村地处王江泾镇东北部,是全镇经济最薄弱的行政村。2012年5月,作为全镇的“先锋书记”,50岁的计兴荣临危受命,通过异村交流被派到这里。“当时村里许多道路都没硬化,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计兴荣说。
“村里要发展,群众要满意,修路是首要任务,无论怎么艰难,这项工作必须得干好!”在不久后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计兴荣提出了修建环村公路的计划。从那以后,他一有时间,就往村民家里跑,征集村情民意。
除了向上级争取资金外,计兴荣还发动村民捐资,由于是公益事业,村民都非常支持。近百万元资金到位后,2013年7月初,环村公路正式开建。45天后,一条长3300米、宽5米的砂石路终于建成。这条路犹如一道彩虹,不但贯通了莫家甸村与外界的联系,也延伸到了村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