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沐浴着蒙蒙细雨,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同走访了王店镇庆丰村的文化项目“状元村”。这是一个有30多户农户的自然村,一期已经开发完毕。漫步“状元村”,只见经过雨水洗礼的大片竹林显得格外青翠,四周是一片桑园,几只家禽在园中悠闲踱步,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除了自然风光外,“状元亭”、“登科长廊”等具有历史典故的建筑以及村民精心描绘的一面面“文化墙”也为庆丰村的文化设施增添了光彩。
从“状元村”步行大约5分钟,就到了庆丰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门口是一个篮球场,内部图书室、活动室等场所俱全。据村党支部书记殳金良介绍,接下来庆丰村将通过完善篮球场、建造农民活动舞台、添置体育健身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中心服务水平,使其功能更加综合化,而这也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要求。
为配合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秀洲区正在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期专门召开了动员会议,出台了创建工作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赋予文化新内涵,提升服务新水平。具体内容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提供多样有效的公共文化产品等。区相关部门将充分考虑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差异性和文化爱好的多样性,突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丰富性、针对性和特色性,吸引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评价反馈机制,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据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以创建为契机将更大程度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建有标准配置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在全区行政村和社区全覆盖,城市社区和中心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也将全覆盖,并按照“一馆一车”要求,配备图书馆、文化馆流动服务车。建成后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对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残障人士、老年人、少年儿童和新居民免费开放,并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文化培训等。
自2006年以来,秀洲区创建的“新农村嘉年华”品牌经过多年运作已经在城乡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基层“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更让很多具有秀洲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重新被挖掘,并招募了一群“草根”文艺爱好者,诞生了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在创建过程中,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成为主要特色。按照上级要求,每个行政村的村民每月将有机会观看1场以上数字电影,每年观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各村每年都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目前,秀洲区已发文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将安排创建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要求各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本区域内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