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一批绿化工程相继建设 秀洲新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2014年5月15日 14:11 [ ] [打印]

  对于家住亚厦风和苑的谢荣明来说,晚饭后去绿道漫步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到华灯初上之时,谢荣明会和老伴来到离家不远的杭州塘生态绿道,迎着晚风散步,欣赏运河两岸的风景。最近谢荣明发现,每天来到绿道上都有“惊喜”,“绿道上的植物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好,绿道旁还种植了许多花卉。”

  杭州塘沿岸绿道 景观升级

  挖土造坡、提升绿化密度、种植花卉……最近一段时间,杭州塘生态绿道秀洲新区段沿线一片繁忙。回忆起绿道原先的样子,谢荣明说,绿道刚刚建成时,沿路也种植了不少植物,但后来部分植物陆续枯死,“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掉了,看到这么多新种的植物,我们既高兴又担心,怕这些植物也无法成活。”

  谢荣明心中的疑惑在挖土造坡工程中得到解答,秀洲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原先绿道边的绿化老化死亡的原因已经找到,是因为绿道边坡度不够,不利于排水。因此在此次绿道景观提升工程中,专门安排人员进行挖土造坡,同时拔除已死植株,重新种植植物。

  金桂、垂丝海棠、蜡梅、重瓣茶花……在秀洲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张杭州塘绿道景观提升工程中需要的树木品种表,秀洲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屠亚飞告诉记者,在绿化的同时,工程还着重对绿道沿线进行“彩化”,“采用规格较高的苗木,提高绿化的档次,以绿为主,同时点缀时令花卉,让绿化的品质更高。”

  目前,挖土造坡已经基本完成,乔灌木种植正在有序进行,绿化密度也在慢慢地增加。据介绍,到本月底,杭州塘沿岸绿道景观提升工程将全部完成。

  从细节入手 提升绿化档次

  今年年初以来,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着重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秀园路绿化改造提升、杨家港两侧绿化、生态片林工程三个绿化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新开工面积600余亩。此外,新区生态园、加创路绿化改造提升、运河路北侧绿化三项续建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绿化工程项目建设中,秀洲新区注重绿化品质的提升,以秀园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为例,改造提升不再只是增加绿化面积,“在绿化覆盖率达到一定要求以后,我们将通过绿化工程来提高城市品位,以点带景,打造精品。”相关负责人表示。

  屠亚飞告诉记者,今年开工建设的秀园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就是精品绿化工程的典范,“工程中使用的苗木规格相对更高,比如说一般的工程中对香樟胸径的要求是12至14厘米,而在秀园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中我们的标准是18至20厘米,从细节入手提升整个绿化工程的档次。”

  据了解,秀园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完成乔灌木种植工作,地被种植正在进行当中;杨家港两侧绿化工程乔木种植已经完成,灌木和地被种植将陆续展开,两个工程都将在6月中旬前完成。此外,今年开工建设的生态片林工程已经完成了800亩的种植面积。

  接下来,秀洲新区还计划实施新塍大道两侧绿化工程和春晓公园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据介绍,这些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完善秀洲新区区域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旅游设施,促进要素集聚,有效组织区域公共设施设置,加大对外引资力度。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晚报记者 曹起铭 通讯员 邵 坚 屠亚飞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生态公园、道路绿化共筑生态绿肺 城市绿化提升秀洲新区宜居生活品质
·蔬菜浮岛播种 净化水质又能美化绿化湖面
·关注森林 关注绿化 秀洲区政协开展绿化工作专项民主监督
·流水线上的立体绿化 不影响工作装扮车间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