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7个水毁修复工程实施点全部进入施工,王凝圩区、王新圩区(一期)、洛东圩区分别完成投资5800万元、3320万元、812万元……记者从5月9日下午举行的秀洲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保安全”的目标,秀洲区根据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水毁修复、堤防加高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抗旱预案,确保全区安全度汛,无大的险情发生。
建防并举
水利工程效益早发挥
一段段坚实的围堰,将西雁荡的湖水挡在防洪墙浇筑工地之外。随着6月15日之后主汛期的日益临近,西雁荡西岸堤防提升改造工程也进入了建设冲刺阶段。“西雁荡主体工程将确保在主汛期前完成,及时发挥水利设施的功能和效益。”据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荡西大堤加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近700万元,按20年一遇的标准,计划建设长近1400米防洪堤岸,并对水闸闸门进行更换。
在经历去年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大洪涝灾害之后,秀洲区出台落实了2151万元的水毁修复工程项目,包托西雁荡西岸堤防在内的27个工程实施点,已经全部进入实施阶段。此外,涉及小金港村、大坝村、麦家村三村的“菲特”台风水毁应急修复工程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70%,5月底前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据了解,根据《秀洲区“五水共治”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和《秀洲区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秀洲区共实施水利建设项目35个,规划前期9个。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在主汛期前将全面落实圩区整治、水毁工程修复、堤防加高加固等六大重点工程的度汛预案,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今年启动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较多,部分项目存在主体工程难以在主汛期前完成的情况,因此建防并举是防汛抗灾的主基调之一。”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加快推进全区工程建设,尽快让水利设施发挥功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机制
基层三防体系更规范
基层防汛预案不够细化,职责不够明确,指挥系统不到位,现场指挥缺乏经验……去年“菲特”台风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暴露出秀洲基层防汛体系的诸多不足。
记者从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水平,今年秀洲区将按照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继续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细化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和区防指成员单位职责。通过集中培训与方案预案演练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秀洲区各级防汛指挥系统对《防洪法》及各类预案的应用能力,提高群防群治意识。
“今年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实施‘堤长制’管理办法,逐级落实专人,组建堤防巡查队伍,明确巡查长度、范围和职责,通过创新堤防巡查制度,做到全区1843公里防洪圩堤巡查‘无缝对接’。”据该负责人介绍,对于防汛通道被占用、破坏的问题,将强化防汛应急通道管理,确保出险后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抢险。
此外,针对秀洲区应急抢险队伍专业化水平不够,抢险物资、设备和专业人员等应急储备体系建设与大涝大灾的形势不相适合的情况,秀洲区5个镇和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将积极探索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托当地水利、建筑建设单位专业人员和设备,组建6个专业应急抢险队伍,提升全区应急抢险的专业化程度和机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