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初,在秀洲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政府根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心诚意为民排忧解难”的思路,确定了交通治堵工程、交通设施完善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八大民生工程。几个月过去了,民生工程目前的进度如何?昨天,记者从区相关部门获悉,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八项民生工程件件落地,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宽敞的双向两车道,养眼的道路绿化,60公里限速标记……随着新塍至盛泽公路改线段顺利通过验收,新塍百姓今年又多了一条出入镇区的便捷通道。“今后,镇上的兴育路就可以直通嘉铜公路了。”老驾驶员何师傅高兴地说。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百姓对便利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2014年的区政府八大民生工程中,有3项工程的关键词都是“交通”,分别涉及交通治堵、交通设施完善和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目前,在交通治堵方面,秀洲已建成停车位1743个,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中山西路与聚贤路、秀新路、加创路交叉口3个拥堵点的改造工程已完成验收,全区20个路口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工作已完成;各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也按照设计施工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交通设施完善工程,已开通了嘉兴至新塍、嘉兴至王江泾的夜间城乡公交。江南摩尔枢纽站建设已完成选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镇村公交”试点深入推进,建成王江泾镇村公交枢纽站和位于嘉塍公路的沈家桥首末站。
让人们感受到变化的远不止交通。今年秀洲区在推进转型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三河”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让改革成果惠及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破解民生难题的互相促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治理“臭河、黑河、垃圾河”,使秀洲百姓家门口重回“水清岸绿鱼游”的美景。今年,秀洲区对“三河”进行了全方位排查,摸清污染源,制定了“三河”整治“一河一策”。目前已开工整治“三河”315条,完成整治“三河”101条121公里,清淤“三河”42公里,建设人工生态浮岛120个。并出台了《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方面,完成城镇区块雨污分流普查目标任务的80%。8个区块改造项目均进入招标阶段。洛东集镇收集管、观音桥集镇支管已完成初步设计。
养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是受到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卫生信息化工程正是对这一民生热点的回应。目前,秀洲区完成“新安医院老年护理之家”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拟提交区政府专题会议讨论。王江泾镇综合性社会养老机构主体工程已完工,辅助设施工程已完成80%。20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确定,在卫生信息化上,目前正在规划布局中。组织微软、联众、创业、清普等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方案展示,初步完成系统硬件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