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寻找秀洲治水良策 洪合镇:个性化方案破解“三河”治理难题

2014年4月30日 08:30 [ ] [打印]

    【治水之道】 突出“六个重点,五项标准”,找准污染原因,每条河都有一条治理方案,治好一条,保持好一条。

  【典型案例】 来到洪合镇横泾桥社区的横泾桥港,沿岸商铺林立,还有几幢新建的房屋正在施工,水面清澈不见垃圾,沿岸七八个雨水管流出的水也十分干净……横泾桥港的治理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横泾桥社区在“清三河”行动中为该河量身定制了治理方案。据了解,横泾桥港之所以成为一条“黑河”,原因就在于沿岸不少从事羊毛衫加工的个体经营户将混合有生产废水的污水直接排进河道,同时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直排式厕所也加重了水体负担。

  摸清了“病因”,本着“治水先治污”的原则,洪合镇企业服务中心对河道沿岸小作坊的排污口进行了排查整治,并对污水管网进行改造,从污染源头下手。在改造了两岸的直排厕所、清除了陈年垃圾之后,为防止沿岸居民再随意抛掷生活垃圾,横泾桥社区为横泾桥港的河岸“私人定制”了高达2米的墙体,并在沿岸做上了护栏。

  【全域施策】 同样曾经饱受陈年生活垃圾以及直排厕所污染等困扰的洪建港,经过几个月来的清理,也已经“旧貌换新颜”。为了解决直排式厕所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从2013年开始,横泾桥社区就对两岸的直排厕所进行改造或者重建,今年以来,又新建了4个三隔式厕所。

  找准原因,才能追本溯源地解决好问题。今年以来,洪合镇先后出台了“五水共治”“清三河”等相关政策,明确了“清三河”行动中做好沿“三河”工业污染源封堵、河道清淤项目建设、村庄和岸边的陈年垃圾整治、重点浜底的拦污措施、清理杂草杂树绿化坡岸和拆除河岸违章建筑、改造直排厕所等六方面的工作重点,并相应对工作标准作出了细化。

  洪合公园浜河道共长1600米,需人工与专业打捞船舶进行打捞清理;完成良三新社区42户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张保里浜需完成0.8公里生态砌块护岸工程……在洪合镇,11个村、社区的治水之策可谓为河道“量体裁衣”。由于各村摸排出的“三河”污染原因不尽相同,因此,各个村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河一策”的个性化治理方案。据统计,自2月份开展“清三河”行动以来,洪合镇已累计清理河道边的陈年生活垃圾4885吨,拆除改造了直排厕所231个。

  无论是治理还是保洁,“清三河”关键要从人入手。在洪合,河道有什么问题,该如何治理,河边的居民、新居民代表和房东代表都可以通过“清三河”座谈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除此之外洪合镇还通过设立“治水信箱”、“治水热线”,开办以“公众参与五水共治”为主题的青年沙龙等方式引导群众为“五水共治”献策献力。

  “接下来我们准备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洪合镇副镇长毛银桥说,由于洪合镇大部分问题河道的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利用生态浮岛种植水生植物不仅可以有效净化水体,还能美化环境。

  【记者手记】 只有观念先转变,行为才会转变。洪合镇根据“一河一策”的治理方案,突出做好源头治理的同时,通过发放《五水共治承诺书》、举办新老居民听证会、联村干部走访宣传等方式向新老居民们宣传“五水共治”,有效地调动了新老居民共同参与治水的积极性,形成了“治水护水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祁晨婷 通讯员 朱诚 王敬宜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寻找秀洲治水良策 王店治水全民总动员共建“美丽新家园”
·王店治水全民总动员共建“美丽新家园”
·人大代表认领家乡河道 组织志愿者治水
·【走街串乡】五水共治 文化助阵 王店镇文艺爱好者掀起创作热潮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