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16日的晚报报道,6岁女孩在公交车上突然惊厥,在征得其他乘客同意的情况下,司机一脚油门方向一打,直接把公交车开到了医院。4月12日,在海宁的一辆K2公交车上发生了这么感人的一幕。而这已经是海宁公交车8天里第三次“变身”救护车了。
读了晚报的这则报道,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同时,笔者由此想到:我们能否通过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项把公交车打造成守望相助爱心车的活动,使更多公交车成为传播正气新风、实践爱心助人的场所?
公交车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在车上无论发生好事、坏事,正气、邪气,都会通过乘客的感受广为传扬。一辆车上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他们口口相传产生的影响至少扩大几倍几十倍。所以,把公交车打造成爱心车,不仅有现实的需要,更有社会辐射意义。
所谓爱心车,当然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如爱老帮幼,热心助人,给老弱病残、孕妇、怀抱婴幼儿的乘客让座,如有乘客突发急病、在车上遭窃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乘务人员和乘客应弘扬社会公德,给予立即有效的帮助;爱心车也要勇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如有人在车上诈骗、打架斗殴、搞封建迷信活动、销售违禁物品等,不仅要制止,还要报告公安等相关部门依法惩处。总之,爱心车就是热心助人车、敬老爱幼车、见义勇为车,是能给人带来阳光和温暖的车。
打造爱心车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在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都很难普遍做到的情况下,要求人家挺身而出做堵门抓小偷、阻止相斗等有一定风险的事,更谈何容易!所以,打造爱心车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要鼎力相助,比如:新闻媒体要积极跟进,对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和见义勇为的侠义之士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扬;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武警公安介入的,要雷厉风行到场惩恶助善,弘扬正气,打击邪恶。
万事开头难,但这个头一定要开好。爱心车活动可一年评一次,当评选出第一辆合格的爱心车后,宣传、表彰、奖励要及时跟上,使这辆车上的乘务人员和乘客有足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安全感。第一炮打响以后,就可扩大战果,乘胜前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把公交车打造成爱心车并非纸上谈兵、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