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 > 秀洲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 他山之石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海宁治水迭出漂亮“组合拳”

2014年4月17日 13:38 [ ] [打印]

  今年1至3月,海宁市延续了在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的出色表现,再次获得了“良好”成绩。位于流域末梢的海宁,何以能在错综复杂的治水实践中蹚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新路子?

  “海宁治水,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坚持科学治水,在于以创新的思维探索采用适合本地的‘五水共治’模式。”海宁市委书记林毅说。“五水共治”元年,向着“四类水体占比50%以上,基本消灭劣五类”的新一轮治水目标,河长制治水的发源地海宁正不断开拓思路,推陈出新。

  “第一书记”助推“五水共治”

  4月10日一早,海宁市丁桥镇保胜村“第一书记”、该市科技局局长茅伟明匆匆驱车赶到保胜村,一下车,他就会同迎面赶来的村党总支书记郑利金探讨起该村“五水共治”中所遇到的难题——如何改善全村36条断头浜的水质?

  “断头浜水质要改善,一要调活水体,二要引入生态治理模式。”虽然算不上专业人士,但是谈起保胜村的治水情况,茅伟明胸有成竹。原来,报到当天,他就对村里的角角落落来了一次现场调研,梳理出几个治理重点和难点。回去后,他利用科技局长的“人脉资源”,向海宁科创中心环保专家孙永健博士请教了相关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初步方案。

  与茅伟明一样,从本月初开始,海宁市首批100名市级部门“一把手”,以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带着100名农村工作指导员站上了“五水共治”的主战场。

  “治水是各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大考场。”林毅说,选派“第一书记”既是当前基层“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一周一走访、一月一例会、一季一破难”,海宁要求“第一书记”以脚步丈量每一条河道,用跑步解决每一个问题,担负起联系、指导、监督职责,充分发挥本部门、单位职能优势,给最基层的治水工作送来“人财物”的全方位扶持。

  同时,建立起“现场检查”、镇村“实绩考评”、群众“满意测评”等制度,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督查、评议,确保其履职到位,干出实绩。据悉,目前该市第二批“第一书记”人选也已确定,近期将全部到位,海宁182个村(社区)即将迎来“第一书记”全覆盖。

  铁腕治污坚守环保底线

  上周四,海宁市环保局在高新区某印染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线监控设施被人为改动,造成废水在线监测数据显示COD指标比实际低了一半以上。发现问题后,环保部门立刻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调查取证,确认该企业采用非法手段弄虚作假,企图规避执法部门监管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对其进行从快、从严、从重处罚。

  这并非个例,今年初以来,海宁市对环境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查到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理。月度电视直播例会上,“十大黑臭河道”,12个“三河”最多、环境最差的村在全市观众面前一一被点名批评,相关河长也被实名曝光。当地报纸、电视等媒体也将镜头对准了水环境,一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就予以曝光,有力地起到了监督与震慑作用。

  据统计,第一季度,海宁共查处环境违法企业43家,是去年同期的6.1倍。另外,该市四大行业列入整治名单的116家企业中,38家已关停,45家完成整治;76家涉汞企业中,41家已关停。针对构成犯罪的环境污染行为,海宁市警方坚持“露头就打”,据统计,第一季度,该市共有8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29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河道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海宁环保部门将专项行动、重拳执法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斩断污染链条,倒逼当地产业结构走向优化调整之路,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寻找乡愁”营造治水软环境

  海宁是水乡,2479条大小河道织成了这座城市的文脉,一泓碧水是当地民俗的主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海宁的水环境日渐承受着巨大压力,昔日的碧波荡漾只能在记忆中翻寻,成为这个城市失落的美丽乡愁。

  “让乡愁不只是在记忆中,治好水就是安放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

  林毅说,“扎实推进‘五水共治’,从硬的方面讲,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执法力度。从软的方面讲,就是要通过乡愁、家风等不同的主题宣传,推动城乡文明、全民治水,形成人人爱水护水的氛围。”

  家风正,则民风淳。环境的维护与改善离不开文明的民风,而乡风文明的基础在于百姓的家风重塑,在于村规民约这一农村工作的“法宝”。在许村镇南联村,随口一问,老幼妇孺都对“治水人人有责,家家出力”的村规民约耳熟能详。在村规民约的潜移默化下,家家户户主动把家门前的河道保洁、绿化养护“包干”了起来,有效地维护了村庄环境。

  现在走进海宁的各个村庄,在路边的灯箱和乡村文化长廊上,关于“五水共治”的宣传随处可见,“珍惜水、保护水,水造福人类”、“小家大家卫生靠大家”等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入眼、入耳,更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绿色环保”、“永续发展”这样的环境建设大道理,都在村规民约与家风、乡风宣传中化作了最简单的群众语言,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呼唤着全民参与,合力推动“五水共治”,唤回乡愁记忆中的美丽海宁。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戴纯青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