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大桥镇正式启动狐尾藻净化水质工程,以科技助推“五水共治”。据了解,狐尾藻具有超强的水净化能力,能消除COD和悬浮物,对水体氮、磷具有超强的吸收和去除能力,同时能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目前,大桥镇已在由桥村新07省道南侧的增浜中种植狐尾藻,接下来将逐步在方生港桥等黑臭河道中种植狐尾藻,进一步扩大科技治水覆盖面。
据介绍,“五水共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桥镇快速行动、多点出招、共同推进,目前已完成118条垃圾河的清理工作,接下来将展开清淤。
其实早在2010年,大桥镇就开始借助科技力量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该镇在云东村双云小区开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于2011年3月投入运行。该设施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设计,包括3个污水处理泵站,最大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200吨,最大覆盖新社区农户560户。该项目作为大桥镇突破环境容量约束、拓展发展空间的一种有益探索,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治水行动中,我们还继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明确河长是‘清三河’整治第一责任人,承担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清三河’任务的职责,并接受公众监督。”大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大桥镇还在江南村试点推行“浜长制”,将沿主干河道的分支河道,包括断头浜、死水浜、垃圾浜、臭水浜等进行分组。
江南村第十二村民小组组长张苗德如今多了一个身份:该区域西汇浜的“浜长”。“这个浜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垃圾比较多,我要切实负起责任。”张苗德告诉记者,为了推进河浜治理,每个小组还有督导员,督导员一旦发现河浜及周围有垃圾,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浜长”处理。
“清三河”行动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大桥镇团委、总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环境卫生志愿监督行动,并设立了“美丽大桥监督站”邮箱,发动志愿者拍摄河道及周围环境卫生保洁情况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花园村盘车道河是一条垃圾河,在没有清理之前,河面上到处漂浮着生活垃圾及杂草等。3月11日,志愿者阮真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拍摄后将照片发送至“美丽大桥监督站”邮箱。第二天,花园村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对河道进行了及时清理,并于3月14日将处理结果报给了“监督站”。据悉,目前该“监督站”已收到照片91张,由村(社区)核实处理55处。
“今年,我们还将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河道’、‘最美村庄’等系列评比活动。”大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评创活动对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庭院设计,河道环境面貌、相关设施,村小组河道保洁、租户管理等作了明确要求,整个评定工作将在11月份结束,以全面推动“五水共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