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能力。可以说,党员干部有多大的担当,决定着能干出多大的事业。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党员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敢于担当是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只有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敢于亮剑,在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在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在面对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在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斗争,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员干部“怕担当”,就是失职,失去了引领者的本色和责任,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有这样一些人,思想上,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态度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工作上,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就抢,有问题就推。这些“顽疾”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党员干部敢担当并非易事。从主观上看,这不仅涉及能力水平问题,还有道德境界的问题。认识能力欠缺,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到位,使人没有能力担当,而只考虑个人利益,见了问题绕道走,见了困难就低头,则是不愿意担当。从客观上说,党员干部“怕担当”,与当前干部任用、考核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敢担当,有时难免会得罪人,会影响考核和提拔任用。
“为官避事平生耻”,这是实践群众路线必须牢记的信条。敢担当,才能为党为民有作为,才是好干部。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储备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敢于担当之胆之志,不断提升善于担当之识之能。此外,还需健全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任用机制,为干部“敢担当”创造更多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