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们举办的活动,琢磨了好几天才发给你们的。”“我们单位工会通知我们的,看到身边同事都很积极投稿,我也想参加为‘治水’出份力。”2月19日市总工会与本报面向全市百万职工联合启动了“我为治水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一个月来,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热心职工纷纷致电党报热线82400000、13516830110,或者以文字形式提交到“金点子”投稿邮箱jxsghzxb@sina.com,献上了自己的治水妙招。在其中,也不乏一些辛勤的“园丁”,他们积极为治水建言献策,并将“五水共治”的理念植入学生心底。
徐明:回收农药瓶,减少农村水体污染
“我老家在桐乡农村,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也看到了很多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桐乡市崇福镇邵逸夫中学从教13年的语文老师徐明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河道及田间污染比较严重,其中,随意丢弃农药瓶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好的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
自从看到本报报道的“我为治水献一计”活动后,徐明便开始了思考。“我想了好多天,整理了很多有关农村面源污染方面的资料,不过我最想反映的还是农药瓶乱丢的问题。我老家主要种养菊花和蚕桑,每年四五月份,农民们就要开始给桑树喷洒农药,七八月份又要给菊花喷农药,但是很多农民没有环保意识,使用完的农药瓶以及农药塑料袋就被随手乱丢。”徐明无奈地告诉记者,“每到集中喷洒农药的季节,田间地头河道旁便会留下大量含有剧毒的农药空瓶和包装袋,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也是一个安全隐患,经常有家养畜禽因食用污染水源而中毒的事件发生。”
对于这一陋习,“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徐明说。看到征集治水“金点子”的报道后,徐明灵感突发,“以前只是觉得这种现象不好,但是没想过自己该做什么去改变这种状况。看到报道后我才意识到我也可以为治水献一计啊!”经过反复思考后,徐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可以建立农药瓶回收制度,售出一瓶登记一瓶,下次去购买要拿着上次用完的空瓶,没有上交空瓶的将无法购买农药。同时,希望经销商们也要加强管理,销售出多少瓶农药,就回收多少药瓶,然后由政府出面统一处理回收的药瓶。我想这样乱丢农药瓶的现象也许会好转,因此造成的水污染也就会相应减少。”
许建林: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招聘“水上清洁工”
“‘五水共治’以治污水为首,治污水以教育为主,而教育不能是空对空的。我的方法是,让我教过的每名学生都能接受治水教育,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学生家长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等身边人一起加入保护水环境的队伍中来。”从教35年的许建林告诉记者。
许建林是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思想教育老师,每年,他都会给孩子们上“治水”等环保课。“今年我们嘉兴启动了‘五水共治’活动,我们也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动员宣传。我们学校有1000多名孩子,如果每名孩子都能接受到教育并且把‘五水共治’的内容宣传给身边人,那我们就是成功的。”为此,许建林在全校师生中主动当起了“五水共治”的宣传员,设计问卷调查让孩子们反映身边比较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制作宣传单让孩子们带回去给家人看。
“自从去年全市启动‘三改一拆’以及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后,我们凤桥镇现在的水环境还是不错的。”许建林告诉记者,“以前家附近臭气熏天,猪粪、生活垃圾等填满了河道,现在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了,水乡也变美了,希望这种状况能一直保持下去。”
“监督仍要加大力度,治理水面污染也不能放松。”除了对孩子们进行“治水”宣传教育外,在许建林看来,让河道变清洁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我觉得治理水环境可以借鉴城市道路清洁的方法,就像清洁工一样,我们可以建立河道护工制度,招聘‘水上清洁工’,让专人来维护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