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在我市一些窗口服务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这种衙门做派的顽疾不根除,窗口敞亮不起来,群众的心更是暖和不起来。
窗口“办事难”,难在哪儿?从主观看,是一些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使然。有一些人,在机关里呆久了,为民办事不会,官腔官调不少,弄不清自己的公仆身份和职责,甚至反仆为主。群众去办事,便挥出“推脱手”,群众去盖章,便打出“太极拳”,任你窗外心急如焚,他自窗内岿然不动。从客观说,相关制度设计也需检视。有些事情的办理,在法律制度上有相对规定清晰的部分,但也有操作上比较模糊、自由裁量空间大的部分,这种制度安排,可以省心省力地把群众挡在门外,彰显的是窗口单位人员的重要性,却苦了办事的群众。窗口“办事难”难以根治,无论从主观看,还是从客观说,归结起来,就是没有以群众利益为本。
心系群众,窗口“办事难”就不会再难。根治这一顽疾,需要我们在思想层面树立“群众利益本位”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制度设计、安排。窗口“办事难”流弊已久,想要解决,除了依靠窗口工作人员自身作风的转变之外,还得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手段,给群众一个顺畅的投诉渠道,让渎职者能够受到相应处罚,并将信息向群众公开,把群众放在更加主动的位置,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脸就会“多云转晴”了。此外,心系群众还需我们思考,政府办理程序是否精简、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结合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多了解民意,多倾听民声,真正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简政放权,从政策上减少诸多不必要的限制性规定,减少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让群众看得明白、办得轻松,不再跑来跑去走冤枉路。